核心提示: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听课稿,分享古诗二首听课感受和记录古诗二首评课稿:1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1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诗句。
2学情分析
我校的特色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经典诵读,所以,学生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并不陌生,有的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就会诵读,但是,学生对诗的理解还有困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乘坐超音速飞机,穿越时空到唐朝去,跟随伟大的诗人李白去庐山饱览庐山风光吧!
2、课件出示庐山风光片,学生观看,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读题,识记生字
1.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讲解生字,“庐”和“瀑”。学生说出识字方法。比较“庐”“ 炉”。
3.再读课题,谁在望庐山瀑布?(李白望庐山瀑布)
二、了解诗人:
师简李白生平:
课件展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他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四、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学习生字“疑”。
2、指名读古诗,注意正音。
3、教师范读古诗。
4、生再读古诗感悟: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四.逐句品读诗句,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1.指名 读第一句诗,并说一说这句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课件出示古诗第一句和相关图片,老师指导朗读第一句,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感情和气势。(理解并想象“紫烟”描绘的情景)
2.指名读第二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课件出示第二句和瀑布图片,说一下瀑布像什么?自由发言。
指导朗读。
3.品读第三、四句
扣住 “飞和直下”怎样读出瀑布流动速度的快?
讲解“三千尺”是夸张的写法,李白在许多诗中都有意地把数字夸大。主要是形容瀑布很长。指导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稍扬,表现水流很长。
五、回归整首诗,多种形式读诗,深悟诗情。
1、自由读:把自己当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交流:读着这首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生表演读: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哪位李白愿意上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
4、小组赛读。
5、背诵整首诗。
小结:诗人李白写出了他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像一幅壮美的图画。让我们想象着这美景,再有滋有味地把它背下来。
六、拓展
积累诗句:课件出示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七作业
背诵李白的诗歌《赠汪伦》
望庐山瀑布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望庐山瀑布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乘坐超音速飞机,穿越时空到唐朝去,跟随伟大的诗人李白去庐山饱览庐山风光吧!
2、课件出示庐山风光片,学生观看,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读题,识记生字
1.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讲解生字,“庐”和“瀑”。学生说出识字方法。比较“庐”“ 炉”。
3.再读课题,谁在望庐山瀑布?(李白望庐山瀑布)
二、了解诗人:
师简李白生平:
课件展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他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四、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学习生字“疑”。
2、指名读古诗,注意正音。
3、教师范读古诗。
4、生再读古诗感悟: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四.逐句品读诗句,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1.指名 读第一句诗,并说一说这句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课件出示古诗第一句和相关图片,老师指导朗读第一句,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感情和气势。(理解并想象“紫烟”描绘的情景)
2.指名读第二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课件出示第二句和瀑布图片,说一下瀑布像什么?自由发言。
指导朗读。
3.品读第三、四句
扣住 “飞和直下”怎样读出瀑布流动速度的快?
讲解“三千尺”是夸张的写法,李白在许多诗中都有意地把数字夸大。主要是形容瀑布很长。指导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稍扬,表现水流很长。
五、回归整首诗,多种形式读诗,深悟诗情。
1、自由读:把自己当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交流:读着这首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生表演读: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哪位李白愿意上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
4、小组赛读。
5、背诵整首诗。
小结:诗人李白写出了他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像一幅壮美的图画。让我们想象着这美景,再有滋有味地把它背下来。
六、拓展
积累诗句:课件出示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七作业
背诵李白的诗歌《赠汪伦》
尹佳 评论
优点:
1、创设情景,带生入诗境。用生动的课堂语言、课件庐山风光片、图片,带生诗入境。2、反复吟诵,展开想象,领悟意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范读、赛读、带着想象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吟诵中,学生的体验生成。3、拓展训练,帮助积累。通过积累,培养学生领悟诗歌的能力。
缺点:
揭示课题的语言优美,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否成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