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二年级 正文

雾在哪里评课稿

时间:2018-10-29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二年级语文上册雾在哪里听课稿,分享雾在哪里听课感受和记录雾在哪里评课稿第一篇: 《雾在哪里》评课稿 《雾在哪里》是部编二上第七单元第二篇童话故事。这次课堂教学是

二年级语文上册雾在哪里听课稿,分享雾在哪里听课感受和记录

雾在哪里评课稿第一篇:

    《雾在哪里》评课稿    

《雾在哪里》是部编二上第七单元第二篇童话故事。这次课堂教学是徐老师的试教课。虽然有好多环节还得修改,但这堂课中也有好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融合教学,将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

针对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徐老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借助语境,将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从课堂效果看,学生乐于学,乐于思。字音主要通过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串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及师生合作读文中正音来掌握。字义的理解融入阅读之中,借助语境,联系上下文来促进理解。如“甚至”的理解教学让学生结合语境书写中,多次复现,促进识记。

二、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达成整体感知

“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新提出的重点学习的语文要素。如何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呢?课堂上教师分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在圈相关词语、充分读句读文中抓住关键词句,从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一是借助课题“雾在哪里”,引发问题“又淘气又顽皮的雾究竟来到了哪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是引导学生再次读文,圈画出“雾在哪里”的关键词,并用上“海上”“岸边”“城市的上空”这三个表示地点的词语,连起来说一说。三是串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感知雾飞到海上,来到岸边,躲在城市的上空,都淘气地做了些什么。

    本堂课的不足地方就是,生字教学上,徐老师只注重的字音的教学,还没有注重字形的教学。

 

雾在哪里评课稿第二篇:

教学反思: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

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因此,我在设计时全文围绕雾“淘气”

“藏”来设计。抓住雾“淘 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等问题,引导学生采

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 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填空,三次填空看起来内容相同,其实所填的

内 容是不同的, 每一个内容都紧扣教材。 (淘气的雾把 了起来。于是, 藏 。)

学生通过填空发现原来雾每把一样东西藏起,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他们会边

填空,边想象, 这样通过填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文

本的理解。 另外,在生字教学上,因为“藏”是重点,它贯穿全文,教学时

我作 了重点指导。其他的生字我都采用了随文识字,通过学生的发现来说识

记方法。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最后在总结时让学生边�窗迨椋哂枚�

比的形式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明白了雾中、雾后会出现 两种不同的景象。 

当然,本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容量大,对关键的词语理解不深, 对写字

的指导不到位,有蜻蜓点水之意。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指导仍是关键,

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