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二年级 正文

二年级语文上朱德的扁担说课稿

时间:2018-11-07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 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听课稿,分享朱德的扁担听课感受和记录朱德的扁担说课稿第一篇:朱德的扁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

 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听课稿,分享朱德的扁担听课感受和记录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第一篇:

朱德的扁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出产、扁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  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学准备:

    朱德同志像、扁担图片或实物、多媒体课件。

四、预习学案:

1、请将课文大声流利读5遍,(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哦!)

2、不要看拼音,我能读出这些字:朱、志、冈、守、攻、必、产、劝、并、记

3、看着生字记下笔顺,你记住了吗?让爸妈考你一下!

4、你能给这些生字组些词吗?越多越好哦!

5、再浏览一下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给爸妈听听。

6、关于朱德,你了解多少?可以请教一下爷爷奶奶,也可以上网查询一下。

7、加大点难度哦:组词

攻(    )必(    )劝(    )

功(    )心(    )欢(    )

8、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总计   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书写“朱志 冈守 攻”五个生字。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出示挂图师介绍朱德 

2、完善课题,板书:朱德的扁担 

3、指导学习生字:朱(认读字音,识记字形。) 

4、齐读课题。     

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  

1、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可以反复地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要读准生字,在课文中出这些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生字。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成果初探,交流展示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个别学生读,开火车读。相机指导读准字音。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     

(4)读准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读通课文,大家把课文再读一遍。      

(5)相机正音,范读或领读难读的句子。      

4、我们举行一次朗读比赛,每组推选5名代表开火车读课文,看哪一组开得稳?为了赛出好成绩,我们先练练。      

5、开火车分自然段读课文,练读难读的句子。自由练读课文。 

6、互动探究 完善认知

比赛读,评议。 

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对照笔顺练习书空。     

2、你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的?     

   相机引导,肯定好的方法。     

3、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写?哪些字难写      

4、师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6、展示个别作业,点评。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总计   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以及背诵课文的第二小结。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朱德的品德。 

3继续学写剩余生字 

教学案:

一、检查复习词语 

形式:抽读 

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一)精读第一小节 

采取师引读 

(二)精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课文,红军为什么要上山挑粮食? 

2、学生交流 

(1)指导读第一句,重点指导读好“坚守”“很必须”来体会! 

(2)重点读第三句你读懂了什么? 

(3)优化组织,引导探究

相机看图理解山高路陡。 

(4) 指导读好第二节。 

(三)精读第三小节 

(1)师出示图,学生观察图上的朱德,重点引导观察他的穿着。 

(2)读读书上描写他外貌的句子。 

(3)指导朗读三、四句重点抓住一个“劝” 

(4)再读读前面的内容来体会战士们为什么对朱德越发敬爱。 

(5)有感情地朗读该节 

5、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学写剩余生字 

1、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四 、全课小结

第3课时

上课时间                                     总计   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有关练习 

一、复习生字 

进行去拼音打乱顺序随意抽读。 

二、默写词语 

同志  生产  红军  会师  山冈  一块   必须  攻守   劝说

三、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shēnɡ chǎn   tónɡ zhì   huì shī    quàn shuō  zhū hónɡ         

hónɡ jūn     ɡōnɡ jī    bì dìnɡ    shǒu hòu    rì jì

2、填上合适的词。

一(     )扁担      一(     )队伍     (      )的斗笠                                                        

一(     )粮食      一(     )草鞋   (      )的工作                               (      )的扁担      (     )的朱德       (     )的花朵

3、连线。

穿          粮食                监守            敌人

戴          山路                粉碎            部队

挑          草鞋                储备            根据地

走          斗笠                带领            粮食

4、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红军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      )

2、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      )

3、山上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    (      )

4、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      )

巩固案: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13朱德的扁担

战士们藏扁担

               朱德找扁担(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第二篇:

《朱德的扁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 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倩。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朱德、扁担、同志、带领、部队、 会师、生产、草鞋、敬爱”等9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 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倩。 

教学难点

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朱德画像、朱德的扁担图片。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  

(2)扁担上写着什么呢?(朱德记。) 

(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 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深受人民的爱戴。  

(3)这是一根“朱德的扁担”。(揭题) 

(4)朱德爷爷干吗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2.听故事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简介背景:(看插图)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 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 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 师。 

4.小组练讲故事 

   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粮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因此,红军战士在井冈山斗争的那些日子里,“挑谷上坳”便成了部队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到山下的宁冈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山又高,路又陡,实在难走。尤其是从桃寮到黄洋界那一段路,就是空着手走,也累得够呛,肩上挑着担子,那就更吃力了。因此,每次运粮,总是起早赶路,摸黑回山。当时,朱军长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总是跟大家一同去运粮,而且每次都是挑得满满的。大家看到朱军长晚上要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粮,可是朱军长却趣地说:“吃饭有我的份,挑粮也有我的份!光吃饭不挑粮,那不成了剥削阶级了吗?”

怎么办呢?有位红军想了一条“妙计”。有一天,队伍又要到茅坪去挑粮。天没亮,大家都起床了。吃过饭,有的挑着箩筐,有的背着麻包,有的提着布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朱军长也准备动身,便去拿放在墙角里的扁担。奇怪?扁担突然失踪了,怎么也找不到。

朱军长的扁担哪去了呢?原来是红军战士们为了让朱军长在家里多休息一会,故意把扁担藏了起来。谁知大家刚走上黄洋界,朱军长又挑着箩筐,满头大汗地赶上来了。等他坐下来休息时,人们才发现朱军长削了一根新扁担。过几天扁担又不见了,朱军长又削了一根新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

从此,朱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