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二年级 正文

敕勒歌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时间:2022-11-03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敕勒歌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1.认识“阴、似”等六个生字,正确地书写“苍、茫”二字,借助生活经验,在语境中理解字词含义。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敕勒歌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阴、似”等六个生字,正确地书写“苍、茫”二字,借助生活经验,在语境中理解字词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面,大致了解诗句含义。

4.感受到草原天野辽阔、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美丽景象,体会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想象画面,大致了解诗句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题,了解背景

    1.谈话引入

    孩子们,你们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什么特别美的景物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交流家乡的景色。)

    2.背景介绍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她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她的家乡,你看,她来了......

    (勒勒出场,介绍自己的民族、家乡。)

    3.相机识字

    根据字理理解“阴”字,并学会用“阴”组词。

    (1)通过勒勒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她的家乡在阴山脚下。

    (出示词语“阴山”及阴山图)

    (2)原来勒勒的家乡有一座山叫作“阴山”,和老师读——“阴山”。

    4.创设情境

    勒勒介绍自己的生活场景,并歌唱《敕勒歌》,邀请同学们进行比试。

    5.板书课题

    那咱们就来学一学来自勒勒家乡的这首民歌《敕勒歌》。(相机板书课题。)一起读一读它的名字。

    生齐读——《敕勒歌》。

    过渡:这首敕勒族民歌呀,在一千多年前的北朝时期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是一首北朝民歌。

   二、读课文,正字音

    1.自由读文

    师:那现在咱们借助拼音自己先读一读,还不熟悉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互读

    师:读好了吗? 要是读好了,咱们读给同桌听一听,他读得好,请你竖起大拇指给他点个赞,有不准确的地方你就当当小老师帮他纠正一下。

    3.指生读诗歌,请同学评价、正字音,注意“似”和“见”的读音。

    4.齐读诗歌。

   三、想象与理解,随文识字

    1.朗读、理解诗歌第一句。

    (1)认识“穹庐”。

    民歌不仅听起来好听,同学们读起来也很美。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阴山脚下了,想不想去看看勒勒的家?

    (出示“穹庐”图片及文字。)

    (2)感知“穹庐”。

    (出示“穹庐”内部图。)

    (3)理解大意

    从穹庐里走出来,看看这美丽的敕勒川吧!一抬头,这头顶的天空也是——大大的,无边无际,把下面辽阔的草原都罩起来了,这就叫做笼罩。所以《敕勒歌》里写: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一起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4)指导朗读

    师:这里说“天似穹庐”,你有办法记住“似”字吗?它是什么意思呢?“似”就是“好像”。

    师:天空好像穹庐一样,把什么笼盖在下面了呢?——大草原。所以“四野”也就是这一片辽阔的——草原。你能用“野”组词吗?

    师:是呀,这一片原野上也许就开满了野花和野草呢,谁能美美地读一读?

    生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生评价,再读)

    师:穹庐是敕勒族的小家,这一片辽阔的草原就是他们的大家。

    师:如此热爱家乡的民族,难怪可以写下这样的诗句,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朗读、理解诗歌第二句。

    (1)理解诗歌第二句。

    师:敕勒川还有更美的景,你在诗歌中能找到吗?

    出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风景,你觉得美不美?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描述高远的天空、辽阔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

    (相机板书:简单勾勒天空、草原上的景象。)

    (2)朗读体味诗歌第二句。

    过渡:听了你们的描述,这敕勒川仿佛变得更美了。同学们,站起来吧,想象着自己就站在这敕勒川上,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四方原野苍苍茫茫,一眼望不到边,风儿轻轻地吹过,草原上牧草丰茂、牛羊成群,这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过渡:敕勒族人民在草原上悠闲地放牧,自由地奔跑,看到如此美丽的家乡,他们忍不住感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诵读诗歌,配图感知

    1.诵读诗歌

    师:这真是太美了,让人一下子就沉醉其中,咱们让声音再慢一些、长一些,仿佛随着草原上的风越飘越远,师范读《敕勒歌》,指名生读,生评价,齐读。

    2.背诵诗歌

    (出示诗歌填空。)

    师:多么感谢勒勒,让我们见到了这么美丽的敕勒川,咱们闭上眼睛,把这首《敕勒歌》美美地送给勒勒吧,我猜她一定听得到。

    根据提示背诵《敕勒歌》。

    3.为诗歌配图

    师:这《敕勒歌》让所有人的眼前都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现在,咱们坐下来,拿出课桌上的画纸,把你们脑海中的敕勒川画在画纸上,留在我们的心中。

    学生配图,师巡视、评价。

    过渡:老师知道,几分钟的时间不足以让你们把敕勒川的美景全都画下来,没关系,你听听勒勒怎么说。

    五、书写生字,完成学习单

    过渡语:你们想去吗?  咱们就把手中的那张画纸当作礼物送给勒勒吧,想要完成这个礼物,咱们还有一个任务哦,那就是学会本课的生字。

    1.学写“野”“茫”二字。

    (1)师: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咱们要学会三看: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关键笔画。

    指生观察汇报。

    (2)“茫”字需要注意哪些?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观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优秀学生作品,生评价。

    六、感受草原风光结束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