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二年级 正文

青蛙卖泥塘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时间:2023-04-26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1、学习生字词,书写“盖”“尽”等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青蛙卖泥塘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书写“盖”“尽”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5、理解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6、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巨大 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中蜘蛛开店都卖什么了吗?(学生联系第20课内容回答。)
2.导入:今天青蛙也要卖东西。你们想知道青蛙卖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学习21课《青蛙卖泥塘》。(板书课题)
(1)出示生字“卖”,指名认读。
(2)比较“卖”和“买”,两个字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两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可编顺口溜:上面有东西就“卖”,上面没东西就“买”。
(3)朗读课题。
3.激发设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他是怎么卖泥塘的?卖出去了吗?)
4.过渡: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好孩子。让我们一同走进故事,去看看青蛙是怎么卖泥塘的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主认读生字,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读读。
(3)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mài  làn  pái   hè
卖掉 烂泥塘 牌子 吆喝
①指名朗读,正音。
强调:“牌子”的“子”和“吆喝”的“喝”都读轻声。
②谁知道“吆喝”的意思?试着来“吆喝”一下。
(2)出示第二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kēnɡ jí bō sǎ yīn  tǐnɡ shū
水坑 采集 播 撒 绿茵茵  挺 舒服
①指名朗读,正音。(后鼻音要读准。)
②谁知道“采集”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谁采集什么吗?“播撒”是什么意思?你看到过谁播撒什么吗?
③用上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或两句跟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3)出示第三组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ɡuàn  quē     yǒnɡ  lènɡ
灌水 缺少 游泳   愣住
①指名朗读,正音。(前后鼻音要读准。)
②“灌水”是什么意思?
③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游泳、愣住”。
(4)整体出示三组词语,去掉拼音再次认读。
(5)出示生字表中的生字,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字谜识字:烟草各少一半(茵);三点水,草字头,住进一口又一口(灌)。
字理识字:
集:会意字。甲骨文、金文从隹从木,像鸟停在上。小篆像群鸟聚在树上,引申指聚集。(甲)  (金) (篆)
缺:形声字。“缶”表义,缶是一种瓦器,容易破损;“夬”表声。“缺”有破损的意思,本义是残缺。(篆)
(6)指名朗读课文,师生正音,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泥塘发生了哪些变化?
青蛙做的事情
泥塘发生的变化
 
 
1.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读后思考: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泥塘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组织学生交流,完成活动卡。
3.对照活动卡,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观察指导,练习写字
指导书写“蛙、籽、破、搬、倒”五个字。
1.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和其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
2.尝试给这些生字组词,扩充词汇量。
3.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或者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籽”左部的“米”最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成捺,“子”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破”左部的“石”要避让右边的长撇;“搬”右部的“殳”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4.学生认真观察教师范写,注意笔顺、笔
5.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6.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回忆内容
1.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牌子 吆喝 水坑坑 采集 播撒
灌水 缺少 游泳 愣住 烂泥塘
卖掉 绿茵茵 挺舒服
2.回忆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吗?泥塘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快速阅读,了解起因
1.自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画简笔画“烂泥塘”。
3.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三、入情入境,探究原因
1.听,青蛙正在高声叫卖呢!我们也来帮他叫卖吧!(出示“卖泥塘喽,卖泥塘!”,指名读,然后全班齐读。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喽”,把前半句读得稍长一点儿;抓住“!”,把后半句读得短促一点儿。)
2.出示多音字“喝”,再次认读,并相机指导另一个音hē(喝水)。
3.你们的吆喝声可真响亮,相信其他动物都能听得见,那么有动物来买泥塘吗?他们说了些什么?青蛙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12自然段,画出描写其他动物说的话的句子及描写青蛙怎么想、怎么做的句子。
4.组织学生交流。
(1)我们先来看看老牛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吧!指名学生朗读老牛说的话。
课件出示: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引导学生抓住“不过”读出前后意思的转折。
①出示词语“水坑坑、挺舒服”,指名认读,注意“舒服”的“服”读轻声,再扩展为“挺舒服”,借助语境理解“挺舒服”的意思。
②读了这段话,你认为老牛对这个泥塘是满意还是不满意?通过朗读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指名读,评议,再指生读,后齐读。)
(2)听了老牛的话,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①出示生字“集、播、撒”,再次认读,借助语境理解“播撒”的意思。
②指名朗读句子。
③出示青蛙辛勤劳动的画面,师动情导入:草籽播撒下去了,青蛙经常施肥、浇水。在青蛙的辛勤劳动下,泥塘周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句子: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④巩固认读生字“茵”。
⑤想象一下,周围长出小草的泥塘是怎样一番景象?
⑥快把泥塘边有小草的好消息告诉小伙伴们吧!指导朗读,重点读好“绿茵茵”。(教师在原来的简笔画边上勾画“绿茵茵的小草”。)
(3)青蛙又开始吆喝起来了,指名朗读:“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野鸭飞来了,他说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抓住“就是”,读出前后意思的转折。
课件出示: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①水太少了,会给野鸭带来哪些不便?
②难怪野鸭有点不满意,你能读出野鸭的心情吗?(指名读,评议,再指生读、齐读。)
(4)听了野鸭的话,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①青蛙为了从山里引些水做了哪些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②你能把青蛙的勤劳读出来吗?(指名读,评议,再指生读,齐读。教师在原来的简笔画上添加“泉水”。)
(5)泥塘灌足了水,这下,泥塘总能卖出去了,于是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指名朗读:“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的吆喝声引来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说的?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
①展开想象,扮演角色:当时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是怎么说的呢?你能扮演一种小动物按照刚才老牛、野鸭的说法来说一说吗?
②巩固认读生字“缺”。
(6)听了小动物们的话,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①想象说话:青蛙是怎样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的?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想象说一说。(教师在原来的简笔画上添加“树、花、路、房子”。)
②这真是一只勤劳的小青蛙啊!谁能把青蛙的勤劳读出来?
(7)泥塘边有了草、花、树、小路、房子,泥塘里还有清清的水(老师指简笔画),这时青蛙又开始推销自己的泥塘了吗?指名朗读第11自然段。
①读了这段话,你知道青蛙为什么不卖自己的泥塘了吗?
②一边想象泥塘的美景,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评议,再比赛读,后齐读。)
③巩固认读生字“泳、愣”,在语境中理解“愣住”的意思。
四、拓展表演,明白道理
1.同学们,青蛙的泥塘一开始是一个烂泥塘,青蛙不想住,现在变成了一个有树、有花、有草、有水、有房、有路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吧!
2.从这个童话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创造。)
3.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联系生活谈体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课外,让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更加真切。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指导写“卖、泉、应”三个字。
1.指名朗读,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如,加一加识记“卖、泉”),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
2.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卖”是上下结构,第一笔短横在横中线上面起笔,第二笔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泉”的第七笔是横撇,一笔写成,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开;“应”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第四、五笔两个点的写法。
3.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或书写注意点。
4.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5.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力求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
6.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