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六年级 正文

六年级第五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时间:2023-02-16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六年级第五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硬汉形象。本课是小说的梗概及节选,重点写鲁滨逊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运用对比阅读的方式,比较梗概及原文节选的区别。

 六年级第五课的分段与各自然段段意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因乘船遭遇大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课文按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硬汉形象。本课是小说的梗概及节选,重点写鲁滨逊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运用对比阅读的方式,比较梗概及原文节选的区别。
 
段落大纲:
“梗概”部分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英国人鲁滨孙喜欢冒险。
第二部分(2—6):鲁滨孙流落到荒岛,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定居下来。
第三部分(7—8):鲁滨孙救了野人,取名“星期五”,他们在岛上愉快地生活。
第四部分(9、10):鲁滨孙和“星期五”救了船长,船长带他们回到了英国。
“节选”部分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7):具体描写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充满困难,而且很孤寂。
第二部分(8—10):写鲁滨逊记录并列出自己的处境,决心开始安排自己在岛上的生活。
 
本课是名著梗概和节选片段赏析,虽然是外国名著,但内容比较浅显,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读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再按要求读课文,多读几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节选片段中的“好处与坏处对照表”,是本课最具特色的表达方式。这一内容和形式,既体现了鲁滨逊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又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用这样的方法克服困难。通过“自读自悟——对照比较——对读感悟”,落实知识、方法、态度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这个教学重点的突破,也为学生今后在主题为“学会生存”的口语交际中打下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