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六年级 正文

骑鹅旅行记节选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时间:2023-02-21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骑鹅旅行记节选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1.感受故事情节的妙趣横生,激发阅读名著的浓厚兴趣;2.角色体验,走进人物内心,认识尼尔斯是个怎么样的男孩;3.运用问题导向法,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带领学生去发现作家创作的秘密。

 骑鹅旅行记节选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感受故事情节的妙趣横生,激发阅读名著的浓厚兴趣;
 
2.角色体验,走进人物内心,认识尼尔斯是个怎么样的男孩;
 
3.运用问题导向法,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带领学生去发现作家创作的秘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板块一   骑鹅旅行是个好主意
 
1.导入:孩子们,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吗?如果让你骑着一种动物去旅行,你会选择哪种动物?请说说你的理由。
 
2.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却让她的小说里的主人公——小男孩尼尔斯骑着一只鹅去旅行,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3.小结:新奇,大胆,浪漫,离奇,荒诞,有趣……这就是她要的效果。
 
(设计意图:避熟就生,把故事中的人物打出常轨,调动读者的阅读期待,这是作家爱干的事。带着孩子们去发现作家爱干的事,他们会像探险一般兴味盎然)
 
 
 
板块二   把尼尔斯变成小人儿是个好办法
 
1.导入:问题是,人那么大,鹅那么小,鹅怎么能驮得起人呢?塞尔玛·拉格洛芙想到了什么办法?她又是怎样实现让主角尼尔斯骑鹅旅行的?请大家自读课文,读过之后,我们再慢慢聊。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汇报。
 
4.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5.思考:无论是把鹅变大,还是把人变小,都能实现人骑着鹅去旅行的奇思妙想。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塞尔玛·拉格洛芙不把鹅变大,而是要把人变小呢?请大胆说出你的理解。
 
提示:谁是故事的第一主角?谁发生变化会引发更多的关注和发生更多的故事?
 
6.小结:人骑鹅去旅行,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是不合理的。那,要想让它合理,作家在创作时就要对现实世界进行加工、改造,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让不合理变成合理。而当两种办法都合理,但又只能选一种时,就选择最好的那种。
 
(设计意图:问个为什么,作个对比,让孩子们知道怎样才“合理”和怎样会“更好”,培养孩子们的甄别和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板块三   小狐仙的法力是个好东西
 
1.导入:问题是,人怎么能变小呢?尼尔斯他本身并不会变化呀!这又是一个不合理的问题。塞尔玛·拉格洛芙又得想办法把不合理的变成合理的。
 
于是,就有了——小狐仙。
 
2.小狐仙有什么能力?
 
提示:不仅能让尼尔斯变小,还能让他——听得明白动物说的话,还能跟动物交流。
 
3.思考:作者这样安排好不好?好在哪?
 
4.小结:小狐仙的出现,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为后面一系列不合理的问题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把后面的路铺平了。
 
5.问题是,小狐仙为什么要把尼尔斯变小呢?这个问题在节选的课文里没写,我们暂时放下。
 
(设计意图:1.承接上一个环节,再看看作家是如何将“不合理的”变成“合理的”,感受作家的办法之多;2.留个悬念,调动孩子们的阅读期待。) 
 
 
 
板块四   雀鸡猫牛都是好客串
 
1.导入:尼尔斯变得像拇指那么大,他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着看好戏吧!
 
第一幕好戏是:
 
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他一看见男孩就叫了起来:“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
 
2.以前,麻雀在他眼里很小很小,他在麻雀眼里——很大很大。现在呢?他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吗?
 
3.角色朗读
 
(1)尼尔斯最受不了麻雀说的话,齐读——
 
“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
 
(2)尼尔斯最不想听到哪几个字?
 
提示:放鹅娃,拇指大,小人儿。
 
(3)他越不爱听的,麻雀就越要说,而且越说越起劲、越得意!麻雀再擅长的就是干这个!
 
小麻雀(生1),你来说:“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
 
小麻雀(生2),你来说:“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
 
小麻雀们(全班),一起说:“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
 
4.谁能给这幕戏起个名字?
 
提示:第一幕:尼尔斯被麻雀奚落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29段,看看接下来又上演了哪些戏?你能给这一幕幕的戏分别起个名字吗?
 
提示:第二幕:尼尔斯被鸡追逐
 
第三幕:尼尔斯被猫吊打
 
第四幕:尼尔斯被牛怒斥
 
6.孩子们,你仿佛看见一个怎么样的尼尔斯?
 
预设:可怜的;无助的;狼狈的……
 
7.角色体验,由今观昔,由果溯因
 
(1)提问
 
提问(生1):小麻雀,尼尔斯变成小人儿你怎么这么高兴?
 
提问(生2):鸡,你为什么要追着尼尔斯骂个不停?
 
提问(生3):猫咪,你是那么的温柔可爱,为什么要吊打尼尔斯?
 
提问(生4):牛啊牛,你们最忠厚老实,为什么你们也这样毫不客气地对待尼尔斯?
 
(2)孩子们,从麻雀、鸡、猫、牛的话里,你又看到一个怎么样的尼尔斯?
 
预设:调皮;淘气;捣蛋;没少干坏事;劣迹斑斑……
 
(3)拓展:小说一开头是这样写的,齐读:
 
从前,有个小男孩,大概十四岁,个头儿倒是不矮,只是不很壮实,一头淡黄色的头发总是乱蓬蓬的。怎么说呢?他不是那种讨人喜欢的好孩子,除了吃饭和睡觉,能让他感兴趣的就是干点儿坏事了。
 
(4)小结:因为往日的尼尔斯调皮、捣蛋、淘气、没少干坏事,所以尼尔斯变成了小人儿非但没得到大家的同情,反而激起了众怒,简直就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5)孩子们,你觉得麻雀、鸡、猫、牛,这些是主角还是配角?
 
其实,他们连配角都说不上,导演只是请他们来客串一下,暖暖场,等到小男孩骑鹅飞走了,也就没有他们什么事了。套用流行的说法,他们活不过第二集。
 
(6)借“口”数“罪”,体会侧面描写之妙
 
思考:既然这样,那又何必费笔墨去写他们呢?
 
小结:作家要借他们的“口”来数小男孩的“罪”,读者便可从中知道小男孩平日里是怎么对待这些大大小小的动物的,进而知道小男孩是个怎么样的人。这是侧面描写的妙处。
 
(7)拓展说话:如果愿意,作家还可以借谁的口来数落小男孩?
 
狗大概会怎么样数落小男孩呢?来,旺财,你来数落数落捣蛋鬼尼尔斯。
 
(8)孩子们,刚才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小狐仙为什么要把尼尔斯变小?现在,请你大胆猜测,尼尔斯肯定是——
 
预设:惹怒了小狐仙,小狐仙决定教训一下他。然后略施法力就把他变成了小人儿。紧接着,他就遭到了麻雀、鸡、猫、牛的轮番教训,把他教训得垂头丧气,然后开始反思自我。
 
(设计意图:1.角色体验,感受故事情节之有趣;2.由今观昔,由果溯因,由此及彼,读懂性格命运之关联;3.借“口”数“罪”,体会侧面描写之巧妙。)
 
 
 
板块五   大雁北飞是种好诱惑
 
1.导入:可是,孩子们,问题又来了,被教训与去旅行,这是两码事,这中间还隔着两条街的距离。怎么样才能让尼尔斯骑鹅去旅行呢?
 
提示:骑鹅旅行,当然要有——一只鹅,而且这只鹅还想去旅行。
 
2.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让一只家鹅动了旅行的心呢?
 
于是,作家笔峰一转,安排了新的人物进来——一群北飞的大雁。
 
3.朗读大雁的叫喊。
 
(1)大雁在邀请,女同学,读:
 
当大雁们看到在院子里漫游的家鹅时,就一边朝大地低飞,一边喊着:“跟我们来吧!跟我们来吧!现在飞向高山。”
 
(2)远方在召唤,男同学,读:
 
当大雁们看到在院子里漫游的家鹅时,就一边朝大地低飞,一边喊着:“跟我们来吧!跟我们来吧!现在飞向高山。”
 
4.大雁的喊叫实在太诱惑了,尤其是对于一只年轻的雄鹅来说,简直无法抗拒。
 
思考:经不住诱惑的,为什么不是那只老母鹅,而是一只年轻的雄鹅呢?、
 
提示:年轻的心向往远方;雄鹅体魄更强壮,更喜爱挑战和冒险。
 
5.小结:孩子们,注入新的角色,就会带来新的故事,进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6.孩子们,还记得小麻雀是怎么称呼尼尔斯的吗?
 
放鹅娃尼尔斯!
 
你想想,尼尔斯能这样眼巴巴地看着这只年轻的雄鹅飞走吗?
 
看管好这些鹅是他的职责,他也不想爸爸妈妈担心,所以他要抱住这只不安分的雄鹅。可是,他忘了自己是个小人儿,于是他就身不由己地被雄鹅带着飞向了高空,飞向了远方……
 
至此,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也就实现了小说里的主角尼尔斯“骑鹅旅行”。
 
好戏在后头呢!孩子们,喜欢看戏的话,读原著去吧!
 
(设计意图:1.粗略感知人物添加与故事情节的关系;2.耕好“节选”,“诱惑”学生阅读“整本”,教师使命达成。)
 
 
 
板书设计:
 
6* 骑鹅旅行记
 
避熟就生→激发兴趣
 
加工改造→合情合理
 
由今观昔、由果溯因→性格命运之关联
 
借“口”数“罪”→侧面描写之巧妙
 
新角色→新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