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个蚁穴 天色昏暗 漫长的变化 永无休止的声音 一动不动地蹲着一本画报 阳光明媚 急遽的变化 空空落落的院子 一声不吭地看着一段时光 拨弄蚁穴 孤独的黄昏 渐渐地沉郁下去 无可挽回地消逝
那个星期天的好词好句
词语
明媚 拨弄 草丛
画报 翻箱倒柜 念叨 停顿 晃动 耽搁 沉郁
漫长 休止 时光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荒凉
字词解释
盼望:殷切的希望。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吓唬:使害怕,恐吓。 耽搁:拖延时间。
沉郁:低沉郁闷。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急遽:急速。 惊惶:惊慌。
惆怅:伤感;失意。 消逝:消失。
依偎:亲热的靠着,紧挨着。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
词语搭配
一个蚁穴 天色昏暗 漫长的变化 永无休止的声音 一动不动地蹲着
一本画报 阳光明媚 急遽的变化 空空落落的院子 一声不吭地看着
一段时光 拨弄蚁穴 孤独的黄昏 渐渐地沉郁下去 无可挽回地消逝
一块方砖 翻看画报 惆怅的黄昏 又大又重的洗衣盆 不出声地流泪
词句赏析:
1.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这是一场持续了一整天的等待,最终以“我”的盼望落空而告终。“昏暗下去”既是实指,指“我”从白天等到天黑;又是虚指,一方面暗示了等待的落空,另一方面表明“我”的心情最终归于灰暗。
2.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都不会错。
两个“不会错”写出了“我”笃定的心理,也为下文的“盼”埋下了伏笔。
3.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起床,刷牙,吃饭”三个词,三件事,写出了当时“我”做这些事情时是多么欢快和迅速,从侧面写出了“我”的期盼。
4.这段时光不好挨。
“不好挨”写出了“我”此时焦急但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后面几句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5.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可见“我”是多么盼望这次和母亲的同游!四个“想象”构成排比,写出了的“我”的好奇心,也写出了“我”的百无聊赖。
6.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吗挖回来就走……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好不容易等到母亲回来,母亲却又忙开了,还责备“我”不懂事,从中可以看出“我”对母亲不去履行承诺,反而振振有词的困惑和埋怨。
7.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走在我眼前晃动……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为了抓住那个星期天里最后的时间让母亲兑现承诺,“我”冒着被匆匆奔忙的她绊倒的危险,紧跟着她,甚至把自己小小的身子裹进她的腿底下,从而发生了观察点的转换。在“我”眼里,那明明是为了避免“我”而匆忙移动的母亲的双腿,竟然显得那么脆弱,好像随时会被“我”绊倒一般,展示了“我”随母亲步伐的紧密,更形象地表现了“我”急切的心理。
8.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决不许她再耽搁。
这是写我在那个星期天中经历了“期盼—愉快—耐心等待”后,想看看母亲还有多少衣服,心里渐渐失落、失望,但仍心存期盼。“我”“蹲”“看着”“一声不吭”的动作,都说明“我”盼着母亲快点洗好衣服,好带我出去。通过“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盼望母亲快点洗好衣服,好带我出去的心理。
9.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我”盼望着出去,从早上到下午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可最终没有实现,“我”感到一种莫大的委屈和伤心,所以忍不住哭了。“不出声的流泪”更能反映出“我”的伤心程度,也反映了“我”的性格特点,让读者深受感染。
10.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这是母亲发觉我在失望、绝望后流泪、伤心时的表现。母亲的惊惶表明她并不是一个不疼爱、不体谅孩子的母亲,她太沉浸于自己的劳作中,以致暂时忽视了“我”。
从这些动作和语言中,表现出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试图来安慰我。看出她对我的怜爱。可以感受到母亲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迫于生计只能不停地劳作。她带着怜爱、悲伤和悔恨抱住“我”,让“我” 感受到那一直不曾离开过的母爱,“我”也为这次期盼的落空而更加委屈。也正是因为“我”与母亲心意相通,所以能够感受到母亲在那一刻的惊惶。动作、语言描写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