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8 去年的树一、看拼音,写词语。děng zhe shèng xià fǔ zi kǎn dǎo lí k
8 去年的树
一、看拼音,写词语。
děng zhe shèng xià fǔ zi kǎn dǎo
lí kāì huǒ chái méi yóu zhēng dà
jiē zhe bīnɡ lěnɡ
二、选词填空。
必须 必需
1.鸟儿( )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2.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 )品。
,融化 ,溶化
3.把糖放在水里,它就会( )了。
4.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 )了。
三、按要求写句子。
“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把“把”字前后的对象互换位置,“把”字改为“被”字,其他部分照写下来。
1.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改成被字句)
2.站在 天天 鸟儿 给 唱歌 树枝上 树(把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
四、读一读鸟儿的话,猜猜它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选一选。(写序号)
A.着急地 B.肯定地 C.急切地 D.乞求地
1.她( )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2.鸟儿( )问女孩儿:“小姑娘,请你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3.“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
4.鸟儿( )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五、课内阅读。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1.选文中有两个“看”字,第一个“看”表示( );第二个“看”表示( )。
A.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B.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2.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它在想些什么。
(1)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里一定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完了歌儿,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里一定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应该学习鸟儿( )的品质。(多项选择)
A.珍惜友情 B.舍己为人 C.信守承诺
六、课外阅读。
老办法不行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行。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找口水喝,歇歇脚,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旁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原来有一条小溪,已经干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乌鸦问:“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花喜鹊回答说:“这儿的村民用的是井水,只是井很深,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乌鸦说:“关于这个,我有经验。”它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了。
它来到井边一看,水井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到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见井水涨上来。
又累又渴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喝到一滴水。它叹息着:“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四字词语抄下来。
2.用“______”画出一句描写乌鸦心理的句子。
3.乌鸦的老办法不管用了,是因为
4.短文正确的寓意是( )。
A.凡是老办法都不管用。
B.对老经验、老办法要根据新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不然就会失败。
参考答案:
一、等着 剩下 父子 砍倒 离开 火柴 煤油 睁大 接着 冰冷
二、1.必须 2.必需 3.溶化 4.融化
三、1.他被伐木工人用斧子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2.鸟儿天天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四、1.C 2.D 3.A 4.B
五、1.B A
2.(1)树朋友,我终于找你了。(2)树朋友,我唱的歌好听吗?
3.A C
六、1.口干舌燥 又累又渴
2.它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了。
3.水井太深,用小石子没办法使水涨起来。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