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三年级 正文

三年级下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时间:2023-01-31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三年级下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案例活,是很好玩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4个部分组成。作者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

 三年级下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文本解读】
 
《昆虫备忘录》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选自汪曾祺散文精选集《生活,是很好玩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4个部分组成。作者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习性、特点等,用词优美生动,幽默趣,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两个要求是紧密相关,层层递进的。本文抓住昆虫外形特点、动作的细致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本文的语言富有“情趣”。尤其是对瓢虫下落过程的动作描写细致贴切,采用慢镜头的方式,使瓢虫优雅降落的形象跃然纸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铺垫。本文多处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让学生一读起来忍俊不禁,值得学生品读和仿写。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册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方面都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学生对昆虫充满探究欲望,饱含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昆虫的相关信息,易于被文中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想法所吸引,阅读兴趣较大。对于“备忘录”这个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于这种文体知之甚少,所以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范例的形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经历很重要。教师要抓住三年级学生个性较为突出的特点,更加深入地挖掘教材并进行指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品味散文语言的内涵和优美之处。
 
 
 
【设计理念】
 
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在教学中“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精讲“花大姐”部分,重点品味课文的语言,再合作学习其他片段,促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获得发展。在充分品读、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仿写要求,水到渠成,这样既落实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又内化了语言。
 
 
 
【教学目标】
 
(一)借助图片辨析、观看视频、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黑绸衬裙”“严丝合缝”“款款”等词语,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二)通过品读课文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通过多个方面介绍的表达方式,感受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
 
(三)尝试选择一两个方面,再加上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来介绍最喜欢的一种昆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样子、习性等信息,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难点:品读描写昆虫样子、作者感受的语句,通过借助图片、比较阅读、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
 
 
 
【课前准备】
 
学习单、教学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预设】
 
板块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一)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1.出示两组学生集体活动照片:运动会入场式和六一儿童节表演。
 
2.请学生回忆画面,畅谈感受。
 
(二)了解备忘录,直接揭题
 
1.引出备忘录:猜一猜这些图片从哪里收集而来?(微信朋友圈)我们常常把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避免遗忘,我们把它称为“备忘录”。(板书备忘录)
 
2.简介备忘录:日常学习中,我们常见的备忘录形式还有周记、日记和读书笔记等。
 
3.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昆虫备忘录”。(板书:昆虫,完善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文学词,发现特点
 
1.浏览全文,了解课文特点
 
(1)设疑: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反馈:一个大题目下面有四个小题目)
 
(2)师生一边圈画一边读“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个小标题。
 
2.关注解析多音字“蚂”:根据意思组词,区分读音。
 
出示:mà:蚂蚱(“蝗虫”的俗称)
 
           mǎ:蚂蚁
 
3.四个部分为我们介绍了4种可爱的昆虫,我们把它们请到黑板上。(把蜻蜓、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图片粘贴到黑板上)
 
(1)观察后面三种小动物,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取小标题的?(板书:名字)
 
(2)而这个“复眼”并不是蜻蜓的名字,它是蜻蜓身上最突出的什么?(板书:特点)
 
(3)小结:我们在取小标题的时候可以根据事物特点或它的名字来取。
 
4.学习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学生自由读“阅读提示”,用横线画出学习要求。
 
(2)交流阅读要求。
 
(二)交流昆虫的秘密,感知主要内容
 
1.自主交流发现的昆虫秘密
 
2.学生展示交流
 
3.游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出示:
 
4.小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来判断信息。
 
板块三:想象画面,品味情趣
(一)自主阅读,提取信息
 
1.出示课前调查情况,学习学生最感兴趣的“花大姐”部分
 
 
2.学习活动建议:
 
(1)根据要求完成学习单的填写。
 
(2)班级交流答案,补充订正。
 
(3)小结:表格也是一种备忘录,我们把它称为——表式备忘录。
 
(二)聚焦语言,感受有趣
 
我们了解了“花大姐”的主要信息,请你再读一读文字备忘录之“花大姐”,你对“花大姐”的哪些内容最感兴趣?
 
1.预设交流
 
(1)预设一:瓢虫的名字“花大姐”。
 
“花大姐”的另一个名字是瓢虫,你更喜欢哪个名字?请你叫叫它。(板书:名字)
 
(2)预设二:瓢虫飞落的动作。
 
出示: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①自读句子,集体交流,理解难词。(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②图片辨析,理解“严丝合缝、硬翅、膜翅、黑绸衬裙”。
 
③观看瓢虫下落的视频,展开想象,理解“款款”“顺顺溜溜”,直观感受作者描写的细致。
 
④指导朗读,想象“花大姐”下落的慢镜头。(板书:动作)
 
(3)预设三:瓢虫的外形。
 
引导学生关注“朱红的”“烤漆似的”“圆点有定数”等词句,借助图片,从颜色、质地、斑点等方面感受作者生动的描写。(板书:外形)
 
(4)预设四:瓢虫的种类。
 
①出示对比片段,体会句中的童真童趣
 
②读句子,讨论: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种类、想法)
 
③再读句子,读出趣味。
 
④读到这样的句子,你的脑中出现一个怎样的汪曾祺爷爷?(幽默、可爱、有趣.......) 
 
2.小结:这一段文字描写真是有趣极了!汪曾祺爷爷真不愧是语言大师。这一段文字为我们生动地介绍瓢虫的动作、名字、外形、种类和想法。(板书:动作、外形、种类、想法、趣)
 
(三)学法迁移,自主探究
 
1.迁移学习,品味其他3个片段
 
2.交流反馈,感受句子生动有趣。
 
预设:
 
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我曾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要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1)读句子,说感受,体会语言的生动有趣。
 
(2)摘录佳句,读读背背。
 
3.小结:汪曾祺爷爷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蜻蜓的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还用有趣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把这四个部分结合一起,就成了一份生动的《昆虫备忘录》。
 
板块四:模仿课文,自主编写
 
(一)迁移运用,编写片段
 
同学们,想做一回昆虫小作家,创作昆虫备忘录吗?
 
出示图式备忘录,初步了解磕头虫
 
2.观看影像备忘录,深入了解磕头虫。
 
3.尝试自主改写文字备忘录。
 
要求:可以从动作、外形、种类、名字中选择一两项内容介绍磕头虫,并加上自己的感受。
 
4.展示、评价,颁发“小作家徽章”
 
梦想小作家:模仿课文,顺利完成磕头虫片段改写
 
创新小作家:从动作、外形、种类、名字中选择一两项内容
 
介绍磕头虫,并加上自己的想法。
 
(二)创意制作,拓展延伸
 
1.拓展多种备忘录形式:备忘录除了我们书中的文字备忘录,还有很多形式呢。(出示:状式、图文结合式、思维导图式)
 
2.推荐阅读,拓展延伸:昆虫世界奥妙无穷,课后,你还可以读一读《昆虫记》、《奇趣昆虫》、《探秘昆虫世界》等书本继续查找资料,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试着为自己感兴趣的昆虫做一份备忘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