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四年级 正文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时间:2022-11-22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我的心儿怦怦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本单元导读中对习作能力的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我的心儿怦怦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本单元导读中对习作能力的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材安排了三个板块。一是列举“参加百米赛跑”“登上领奖台”“第一次当众讲事情”等学生生活经历,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关注内心感受,选择写作素材。二是出现 “担心”“害怕”“紧张”“激动”等情绪小人,引导学生明白“在事情的经过里有我们独特的感受”。三是提供了词句资源包,暗含了表达感受的不同角度,比如,心里的想法和身体的感受。泡泡话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累生动的语言材料,并运用到本次习作中。

统编版教材注重习作教学的序列性。《我的心儿怦怦跳》是在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尝试写出自己感受的基础上的发展。在统编版教材中,讲清事情经过从三年级开始训练,一是通过观察把图的意思写清楚(二单元《看图画,写作文》),二是借助关联词把过程和变化写清楚(四单元《我做了一次小实验》),三是从几个方面把一个事物写清楚(七单元《国宝大熊猫》)。本册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训练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把与事情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明白。五单元课文《筝》是按照做、放、找风筝的顺序写的;《麻雀》一把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都写了下来。六单元习作写“多彩的活动”,第一次要求写出当时的心情,最好能反应当时的感受。单元课文《牛和鹅》《和时间赛跑》《滴水之恩》都有人物内心感受的描写。单元的“词句段运用”中训练了运用动词来写出“害怕”的感觉。这些前置课文、习作的学习训练,为完成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叙事中写出感受是本次习作的目标之一。

本次习作现场课执教的班级所用教材是人教课标本教材,对中段学生的习作要求与统编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但教材对写一件事同样进行了多次训练。学生通过三年级的十六次习作练习,已基本掌握了把一件事情的内容写清楚的表达方法。但是我们执教的是四上八单元,实际情况是学生刚刚进入四年级不到一个月,所以本次教学仍有一定挑战。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写出感受还比较陌生。因此,把感受写清楚,成为本次习作教学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通过绘制“心跳图”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从“想法多了、身体变了……”等多个角度,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3.在讲述与写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作业纸(带格子的作文纸,便于补充修改,清晰展示)。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物投影,磁性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介绍,营造氛围,唤醒生活记忆。

(一)老师做自我介绍。分享自己“喜怒哀乐”的事儿,用“那一刻我害怕了,因为……”、“那一刻我惊呆了,因为……”的方式介绍自己,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心儿怦怦跳”的时刻。

(二)学生也用“那一刻我害怕了,因为……”“那一刻我惊呆了,因为……”的相同方式分享生活点滴,简单介绍自己。

(三)观看小视频,认识心情小伙伴,明白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珍视内心的感受。

版块一:解读课题,走进语境,明确习作任务。

(一)回顾课前介绍的真实语境,引导学生明白,原来,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不一样,那些让人“心儿怦怦跳”的事儿里就藏着特别的自己。

(二)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你愿意让老师继续认识你吗?你最愿意让谁认识你了解你?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心儿怦怦跳”的那些事儿,分享我们的感受。写下要分享的题目。

设计意图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课标第二学段习作目标要求。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写作动机,关注读者意识,是本次习作的教学起点。

版块二:讲清事情,讲出感受,找到心跳一刻。

(一)示范

借助“心跳图”请一位同学讲述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一件事。讲清事情,讲出感受,并找到心儿跳得最厉害的那一刻,停下来,做标记。

(二)活动

1.学生借助“心跳图”学习单,确定“什么事”、填写能体现事情经过的关键词、在事情的过程中画出“桃心”、标出心儿跳得最厉害的时刻。

2.学生根据示范完成自己的“心跳图”。

3.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找到最值得停下来的那一刻。

设计意图
事与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讲清事情”是本次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已有经验;“讲清事情”的同时还能“讲出感受”,能让叙事更精彩,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是本课教学的增长点。教学中借助形象的“心跳图”让学生用直观的方式体会“事情”与“感受”并进,在讲清事情的基础上聚焦感受,让写作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可触,帮助学生形成习作的能力。

版块三:聚焦心跳,建构方法,写清内心感受。

(一)第一次写作,诊断学情。

1.习作提示:停在那一刻,写几句话,想想怎么写能让大家读出你当时的感受。

2.自评展示:阅读资料包文段,对比评价标准,给自己的习作评定一个星级。

3.交流评价:反馈学生的自评信息,交流可以向三星级习作学点什么?

4.总结情况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大部分同学都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也希望把感受写得更清楚,怎么做呢?

(二)借助微课学习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表达方式把感受写清楚。

微课说明:以教材中的资源包和学生习作片段为素材,通过修改的方式为学生梳理出写清楚感受的方法:想的多了,身体“变”了,还可以用上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修改习作,学习与提升。

1.根据微课的学习,修改习作。

(1)任务:修改习作。

(2)妙招:从不同角度写(想的多了、身体“变”了);用上积累的好词句

2.学生修改。

3.交流与分享。

设计意图
在叙事中写清楚感受是本堂课的重点目标,借助教材的资源包和学生一起找到从不同角度、用好词佳句可以写清感受,让写作有支架、有抓手。通过微课,整合学生零碎经验,使缄默知识显性化,让部分孩子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大家都可以运用的方法。

版块四:总结提升,迁移拓展,感悟分享快乐。

(一)明白写心儿怦怦跳的习作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写出感受。

(二)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好词佳句来写清楚感受。

(三)在写作分享中,悦纳自己和他人。

设计意图
作文即育人。从知识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小结,一是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二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明白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激活他们表达的欲望,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步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和他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