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五年级 正文

两茎灯草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时间:2023-03-20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我喜欢吴敬梓刻画的严监生,所以在小朋友没有预习,读得磕磕巴巴的时候,没忍住,让他们好好读了读,并且背诵了前面的8句话。

 两茎灯草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我喜欢吴敬梓刻的严监生,所以在小朋友没有预习,读得磕磕巴巴的时候,没忍住,让他们好好读了读,并且背诵了前面的8句话。
 
不信,你读一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是不是感觉没有废话?当时的场景,每个人的状态,严监生的病况……
 
认真读,真的就进入了情节。
 
当然,这个部分里好多东西都值得揣摩。我最终选择的是人物出场的不同次序。为什么要把赵氏安排在最后?如果你的文章里要安排侧面描写来突出主人公,可以怎么安排?
 
这节课,还是有点意思的。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合作读(老师读旁白,读的过程指导学生人物不同,语气也不同)。
 
2.听写字词句。“严监生的喉咙里……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睁得的的溜圆……越发指得紧了”。
 
3.自行批改错误。
 
 
 
二、抓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1.师生合作读课文。
 
2.“两茎灯草”的题目可以换成什么? 生:吝啬鬼。
 
3.为什么要用“两茎灯草”命名,理由是什么?
 
4.设计严监生的个人名片。(练习册有此题)
 
 
 
三、结合具体语句,提炼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一)品读关键语句。
 
1.“严监生的喉咙里有痰……伸出两个指头”引导学生提炼出动作描写。
 
2.读一读这个句子,说一说哪些词语提示我们读好这句话。
 
生:从“一进一出”读出来他的痰想吐吐不出来,“一声不倒一声”读出他病重。
 
3.再读这个句子,读出病重的感觉。
 
 
(二)学习写作手法——抓住经典动作。
 
1.聚焦文本。师:伸出两根手指的是谁?生:严监生
 
2.有例可援。师:印象中还有什么经典动作,影视剧或者电影?生:孙悟空……诸葛亮……
 
3.总结方法。师:经典动作才是成就人物形象的关键。
 
4.拓展运用。师:我们班上有没有谁有经典动作?生:……
 
 
(三)学习写作手法——抓神态描写。
 
1.“他把两眼睁得的的溜圆……越发指得紧了”抓神态描写。
 
 
(四)学习写作手法——写作有层次。
 
1.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一共出现了几个配角人物?圈画出来。生:4个
 
(2)他们对严监生好不好,哪里能够看出来?生:好。
 
(3)对严监生不错说明对他比较了解,为什么直到第四个角色出现才说出他真正的想法?
 
2.聚焦课文,对比朗读。
 
“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说明在大侄子心中什么很重要?生:亲人
 
“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说明二侄子还是比较了解他,但是二两银子和两茎灯草相比,还不足以凸显出他的吝啬。
 
“两位舅爷”说明奶妈心中也想的亲人。
 
师总结:写作要有层次,通过前面的刻画与铺垫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师:班上罗中隶同学很会画画,如果让你安排几个人在他旁边评价他的话,你会怎么安排?
 
生:……
 
师总结:第一个同学是不会画画的,所以他会很夸张的去赞美这幅画。第二位同学会画一点画,所以她会评价说画得还不错。第三位同学是会画画的,但是不能指出罗中隶画画的缺点,一旦指出缺点就不是突出罗中隶很会画画了,那应该要怎么说?应该是很语气很酸溜溜的。
 
……写作就是要这样有层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