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七年级 正文

猫评课稿

时间:2018-11-03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七年级语文上册猫听课稿,分享猫听课感受和记录猫评课稿第一篇:《猫》《猫》是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课文主要抓住猫的性格通过一个个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小

七年级语文上册猫听课稿,分享猫听课感受和记录

猫评课稿第一篇:

《猫》

《猫》是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课文主要抓住猫的性格通过一个个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将一幅幅鲜活的生活面呈现于我们眼前,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崔教师的这节课是一节务实高效、张驰有度的原生态课堂。不仅很好地诠释了三生课堂的内涵,而且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语文味。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学生读书扎实。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在阅读教学中凸显语言的魅力,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文是老舍的名篇,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多读”就是本课最好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崔教师的教学设计能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让语文课堂教学返璞归真,教学格朴实、真实,教师“目中有人、手中有术、心中有法”,立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引导着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如默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之后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中有品,品中有悟,品中有得,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激情,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而且对于感受课文语言的精彩,积淀学生的语感很有帮助。

二、教学思路清晰,主线明确,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崔老师的课堂并没有宏伟的架构,而是以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为教学支撑这,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为主线,以阅读为基础,由“词”引领,在读中反复品味。如学习“贪玩”这一块,“任凭”一词的教学非常到位:第一步,先是让学生想象有谁会呼唤猫;第二步说说他们会怎样呼唤猫;第三步,设置情景呼唤猫,指名呼唤,全班一起呼唤,听到大家如此焦急的呼唤,小猫肯回来吗?还是不肯。第三步:由此自然引出:“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回来。”这么三番五次地读、喊、一读再读,这一只“贪玩”的猫呼之欲出,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也欣然可见,所以这哪里是一只猫,简直就是老舍先生的孩子,家人,这样的体悟就自然生成了。听到这里,相信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感也早已悄悄蔓延,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情不自禁地也喜爱上了,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能够较好地处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课堂中教师有语文意识,能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在理解、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当中,通过阅读材料,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才会更浓。

如创设猫丰富多腔的叫声,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高或低,或抑或所,无不在告诉人们,这是一只多么惹人喜爱的小精灵,它乖如亲子,让人怜爱不已。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学生对文章都有所感悟,既体现了教材的工具性又体现了人文性。

再如对“小梅花”一词的争论:“不就是几个脏脚印嘛,怎么就成了‘小梅花’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在品词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突出了文本的工具性。

四、能较好地发挥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方面教师的角色定位比较准确,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给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讨论、探究的时间,并能参与到学生当中,陪学生一

一反三地学,如学习“非抓到老鼠不可”这个双重否定句,崔老师先让学生把这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然后再与文中的原句进行比较,从中感受到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再让学生用上“非……不可”说句子,表决心,将理解与运用相结合,达到了开设语文课的目的: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教师创设性地使用教材,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得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崔老师的课亮点还有很多,比如板书美观,教态从容,充满激情等都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功底与素养,都值得我去认真学习。

总之,整堂课,非常从容,非常清新。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如果非让我给这节课提点意见的话,我觉得在读与写的结合上,应该再加强一点,可布置学生在课外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课堂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种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拙见,不到之处还请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猫评课稿第二篇:
 
《猫》 评课稿 
《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的语言把大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描述的栩栩如生,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张春辉老师把这篇课文当作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做得相当到位;同时,又通过本课的教学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听完张老师的课之后我感触颇深,也受益良多,以下是我对本课的几点感受: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上课伊始,张老师配乐出示了一组各种姿态的猫的图片,并请学生说这些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创设了自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整节课中张老师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自信心和创造力,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张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大猫性格古怪这一段时,教师抓住了“闭息凝视”这个词,先让学生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时候,张老师即引导学生将这个词从中间分开去理解,有的学生说“屏息”是闭住呼吸,有的学生说是抑制呼吸,“凝视”是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把这两个词连起来理解就是“有意识的抑制呼吸,眼睛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明白,猫为了等老鼠的出现,怕自己的呼吸声吓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识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专注的看着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让学生说,从这个词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里张老师创设情境: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老舍的妻子买菜回来了......猫还在“闭息凝视”等待老鼠的出现,让学生体会猫真的是非常尽职,难怪老舍那么喜爱它。
    二、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这节课的教学中,张老师努力带领学生在反复深入的阅读中破译语言密码,发现作者语言表达方面的细微差别,并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的运用语言,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方面,张老师做的十分到位,比如,张老师在词语检测环节中多音字“折、屏”的点拨,既适时又扎实。初读课文把握内容时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文,将长长的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再努力读成一个词,这样既使学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抓住了大猫小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还有整节课贯穿始终的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都是可圈可点的。最为可贵的是张老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猫的性格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迁移练笔,运用写法,通过具体事例把一段话写具体。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学会学以致用。这些环节的设计不仅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还体现了学段的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及课标对第二学段篇章教学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四年级全学年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写作的方法,扶一段送一段,送一段扶一段,最终将学生成功送入第三学段。
三、在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式读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文本、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特质,只有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真真切切地读才能使学生感受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才能使学生与老舍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及观察动物的兴趣。
爱猫、爱花、爱生活是老舍先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这节课中,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爱猫、爱生活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张老师设计了自由读、默读、浏览、指名读、有体会地读、师生共读、推荐读、边想象边读、评读等多种读书形式。在各种读书形式的穿插运用中,学生从整体感知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始终边读边悟,最后深切地体会了老舍先生的爱猫、爱生活的情感。我感到学生在读“猫的性格古怪”一部分时读出了自己对性格古怪的猫的喜爱之情,尤其是“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踩印几朵小梅花。”这些句子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还渗透了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人与动物的相处是那么亲密,那么和谐!在读满月的小猫玩鸡毛、玩线团、撞桌腿等词句时再现了满月小猫更可爱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个性化地再现了老舍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达到了 “以心悟情、以声传情”教学效果。
    总之,张老师的这堂课,非常从容,非常清新。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从风格上,像散文诗,如郭沫若先生曾经写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张老师的课,也是一首精巧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