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七年级 正文

角评课稿

时间:2018-11-05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形成,建立几何中角的概念,掌握角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形成,建立几何中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两种定义形式和四种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与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角的概念。 教学方法: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 【探索1】

1、展示实物(如时钟、四棱锥,三角板等)

①观察实物与图片,你发现其中有什么相同图形吗?

②你能把观察得到的图形在本子上或黑板上吗?这是一些什么图形?

③从黑板上这些不同的图形中,你能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引出角的概念: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2、下面的三个图形是角吗?

3、举例说说生活中的角。

【探索2】

角的表示: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角的形象.那么,我们如何给这些角取名呢?

1、角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及符号“∠”表示。三个大写字母应分别写在顶点和两边上的任意点,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AOB,“O”表示顶点,"A、B"表示两边上的任意点。

2、角也可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个字母应写在顶点上。但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有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3、角还可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希腊字母表示。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数字或希腊字母。

【探索3】

角的换算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还需要更精密的角度.因此我们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就是1分的角,记作;把1分的角60等份,每份就是1秒的角,记作.

的角60等分,每份就是1秒的角,记作1".

    即:

    归纳: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想一想:角度进位制和其他什么进位制相类似?(时间进位制)

2、出示两个问题:

    问题1: 3.32小时=     小时    分     秒;

   3.32度=       度     分     秒.

问题2:12小时9分36秒=         小时;

=        度

结论:由度化分,由分化秒,只要乘以60即可;由秒化分,由分化l度,只要除以60就行。

补充练习

1、把图中的角表示成下列形式,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

(1)∠APO  (2)∠AOP  (3)OPC   (4)∠OCP

∠O     (6) ∠P

2、图中以O点为顶点的角有几个?以D点为顶点的角有几个?试用适当的方法来表示这些角.

【小结】

1、角的两种定义。

2、平角、周角的概念。

3、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作业

设计 必做 【练习】P138练习1,2,3 选做

   教

课题: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 能力目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角的测量和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探索1】

提出问题:

1、如图(1),已知线段AB和线段CD,如何比较这两条线段的大小呢?

2、如图(2)已知∠ABC和∠DEF.

请大家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

结论:(1)度量方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2)叠合方法:把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3、观察下列图形,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关系?

【探索2】

问题1:用一副三角尺,你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问题2: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想想看,折痕与角两边所成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由问题2的探讨,引出角的平分线定义及其几何表达式.类似的还有角的三等分线、四等分线等等。(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可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呢?(用量角器度量。)

例题:P140例1,

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的一点,∠AOC=53°17′,求∠BOC的度数。(利用补角的定义。)

例2

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注意度、分、秒是60分制的,要把剩余的度数化成分。

补充练习:

用量角器按以下方法画图:

1、(1)用量角器画一个的角,叫做∠AOB;

(2)在∠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C=OD=3cm;

(3)连结CD;

(4)画出∠OCD的角平分线,交OD于E.量出图中∠OCD,∠ODC的度数以及OE,CE,CD的长度.想一想,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这三条线段有什么关系?

【小结】

1、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

作业

设计 必做 【练习】P140练习1,2 选做 教学

反思

课题:4.3.3 余角和补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求出角的余角和补角,了解余角和补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了解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也相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求出角的余角与补角 教学难点: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也相等。 教学方法: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探索1】

余角与补角的概念

  在一副三角尺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度,而其他两个角的和是90度.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例如,∠1与∠2互为余角,∠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的余角。

 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 (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练习】P141练习1,2,3

【探索2】

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问题1:如果∠1与∠2互余,∠3与∠4互余,并且∠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问题2,如果∠1与∠2互补,∠3与∠4互补,并且∠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归纳得出余角与补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例题P142例4

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的南偏东,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又分别出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的射线。

【小结】

1、余角和补角的定义。

2、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作业

设计 必做 【练习】P144习题4.3第12,13题 选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