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七年级 正文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评课稿

时间:2018-11-06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 七年级语文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听课稿,分享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听课感受和记录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评课稿第一篇:第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听课稿,分享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听课感受和记录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评课稿第一篇:

第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前一节的气温分布有类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节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分布”来分析世界各地降水差异的成因,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大气降水是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雹等总称。教材通过一段文字讲述了降水的来源到降落到地表的动态过程,水汽从江河湖海中蒸发、蒸腾到大气中,凝结成云形成降水。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是在一刻不停地运动着的,而运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教材通过提问对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叙述,而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另外,教材用提问、图像、小结的形式,反复说明一个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像能够较直观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课本提供的读图问答,引导学生读图思考,结合图示找到问题答案,且能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向中学的一个心理转变期,其心理总的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中较为活跃,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在一堂课中要掌握住有效的学习时间,合理、适量的安排教学内容,伴随思考、活动等环节,增强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在课堂中记住知识点,帮助学生养成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顺利过渡这个心理转变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用降水资料,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方法;阅读某地年降水量柱状图,说出该地年降水的变化规律以及降水类型。

2、了解降水的形成和三种主要的降水类型。

3、了解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 “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与价值观

1、体会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2、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阅读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教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屏幕展示]三句古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教师提问]同学们读了这三句朗朗上口的古诗,会联想到一个怎样的景象?

[学生回答]联想到下雨的景象。

[教师总结]这三句古诗都出现了一个“雨”字,它们都描写了降雨的景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降雨有关的知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板书]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讲授新课

一、降水的变化

[教师提问]降水就是指降雨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降雨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降水还包括降雪、冰雹、雾等形式。

[多媒体屏幕展示]降水的主要形式

[教师总结]因此我们把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承转]不同地区的年降水量是不同的;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不一样;一年内不同季节、不同月份降水量也是存在差异的。要知道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可通过是看各月的数据资料或降水量柱状图来了解。那么就从下面这个例子当中来了解怎样看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多媒体屏幕展示] 面一:北半球某地降水资料

[学生活动]看数据资料回答课间中展示问题

画面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flash动画)

[学生活动]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思考(课本57页)

(1)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该地哪个月份降水量最多?哪个月份降水量最少?

(2)该地哪个季节降水较多,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3)该地哪个季节降水较少,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征?

[教师总结归纳]学会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一般方法,就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地区的降水量柱状图,了解该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情况。

[多媒体屏幕展示]世界5个城市降水柱状图(flash动画)

[多媒体屏幕展示]五个城市降水的变化表

[学生活动]分析五个城市的降水特征,完成58页的表格。

[教师归纳总结]世界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同,有些地区全年多雨,有些地区全年少雨,还有些地区或是夏季多雨、或是冬季多雨。

[教师提问]降水的形式多种多样,那降水又是怎样形成?

[学生活动]阅读“降水的形成”课本58页

[多媒体屏幕展示] 降水的形成过程(flash动画)

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和降水的主要类型。

二、降水的分布

[承转]  世界各地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讲述]  世界各地降水差异很大,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多媒体屏幕展示]画面一、二: 年等降水量线(非洲大陆)

了解等降水量线图

 画面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1)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那条纬线附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两极附近地区的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5)归纳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

[多媒体屏幕展示]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教师提问]降水最多的地区是不是在赤道?降水最少的地区是不是在两极?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提问]既然不是,那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区分别在哪?

[学生回答]降水最多的地区是乞拉朋齐。降水最少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多媒体屏幕展示]世界“干极”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图片

世界“雨极”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师总结]这两地的降水都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可见地形对降水有很重要的影响。

[多媒体屏幕展示]课堂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56页的降水量柱状图及《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下来,从整体上看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教学,学生能跟着我的步骤一步一步来绘制,并且能通过降水量柱状图来分析各地的年降水特征,学习效果非常好。不足之处在于花费了太多时间在分析五个城市的年降水特征上,以至于后面进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分析上,让学生探索的时间少了些,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准确的归纳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来。

这节课的讲课顺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的进行调整,可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两个重点知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学生掌握了之后再进行关于“降水的形成”和“降水的主要类型”的讲解。这样安排的话,突出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练习、复习时抓住重点。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评课稿第二篇: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用降水资料,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断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某地年降水量柱状图,说出该地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降水类型。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初步了解世界各地降水的差异,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学会阅读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了解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世界降水的分布。
难点: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使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愉快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学案、相关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对比——“云南近半地区降水偏少”及“澳大利亚洪灾”,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云南和澳大利亚在同一时期降水状况截然不同?降水过少对云南地区的人类生活生产有何影响?降水过多对澳大利亚的人类生活生产有何影响?
板书:一、降水的概念
提问: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如何测量某地降水量?
向学生介绍: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降水形式是降雨和降雪,但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活动:
    ①把学生分三组,开展分组合作探究:尝试根据课件中展示的谚语、图片及日常生活分析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②第一组:从降水适中考虑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③第二组:从降水过多考虑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④第三组:从降水过少考虑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活动结束:三组学生阐述各自的观点。 
  ①第一组:降水适中总体上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 
③第二组:降水过多不利于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易发生洪涝灾害。
④第三组:降水过少不利于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易发生干旱灾害。
教师总结、归纳
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降水适中利于人类生产生活;
②降水过多则会造成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③降水过少则会造成人类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严重不足,还会造成干旱、土地沙漠化等自然灾害。
向学生介绍: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8时和20时记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一天的日降水量,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即为年降水量。如今常使用具有自动记录降水量功能的测量仪器,使得降水的测量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向学生介绍:根据单位时间降雨的多少,我国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等不同等级。
降雨等级的划分(一般情况)
级别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降水量(㎜) 12小时降水量≤5㎜
24小时降水量≤10㎜ 12小时降水量5~15㎜
24小时降水量10~24.9㎜ 12小时降水量15~30㎜
24小时降水量25~49.9㎜ 12小时降水量30~70㎜
24小时降水量50~100㎜ 12小时降水量70~140㎜
24小时降水量100~200㎜ 12小时降水量>140㎜
24小时降水量>200㎜
 
板书:二、降水的变化——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多媒体展示“北京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图”,要求学生阅读后思考:北京一年四季降水量是否一致?
学生回答:不一致。
教师归纳、总结:其实不仅仅是北京,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是有差别的,我们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表现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
    向学生介绍: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降水量的多少。从全年各月降水量的分配状况可以看出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情况。
展示课件中的“A、B两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要求学生读图思索两地全年哪个季节降水量多?哪个季节降水量少?各季节的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学生回答:A地降水较均匀;B地降水各季节差异大,5~9月降水多,其他月份降水少。
    教师归纳、总结:由“A、B两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得出来A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均匀,B地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主要抓住三点:①年降水量是多还是少;②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③哪个季节降水量多哪个降水量少。
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何利用北半球某地各月降水量资料绘制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向学生介绍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①绘出横坐标,平均分为12段,表示1~12月,标出月份;②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③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活动: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不同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阅读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学生回答:依次是全年多雨、年降水量较多且集中于夏季、年降水量较多且集中于冬季、常年湿润、全年少雨。
教师归纳、总结:这就是降水季节变化的类型:全年多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常年湿润型;全年少雨型。
    向学生介绍:我们依据降雨形成的原因将降雨分为了四大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雨。
板书:三、降水的分布
向学生介绍:等降水量线指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某地降水量线示意图”,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A地降水量是多少?B地降水量取值范围在多少之间?C地降水量比D地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A地降水量是60mm,B地降水量取值范围在80~100mm之间,C地降水量比D地多。
教师归纳、总结:等降水量线类似于以前学过的等高线,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并结合图片“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要求学生阅读后思考:赤道附近降水多还是两极地区降水多?北回归线附近年降水量状况如何?中纬度大陆呢?
学生回答:赤道附近降水较多,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西岸多,中纬度大陆沿海地区降水较内陆多。
教师归纳、总结: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不均
①赤道地区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
②南北回归线上,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③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多,沿海降水较少。
④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赤道地区;
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活动:
利用多媒体给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要求学生阅读后分析: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
教师归纳、总结: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不均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总体上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目的: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总结与自主学习能力。
向学生介绍:世界“干极”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雨极”在印度的乞拉朋齐;中国“干极”在新疆托克逊,“雨极”在台湾火烧寮。
活动: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形雨的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后初步分析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学生回答:乞拉朋齐降水多与地形雨有关,其位于海洋气流迎风坡上。
教师归纳、总结: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板书设计:
一、降水的概念 
1.降水的概念
2.降雨的等级
二、降水的变化——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三、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介绍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学习的要点有降水的概念及主要形式、降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及绘制及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养成对地理知识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介绍降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时可利用多媒体从多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在分析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以便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与能力,同时力图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此外要尽可能给学生多动口、多动脑的机会,以便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
    思考:如何才能正确判读与绘制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