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源中考网 | 帝源高考网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教育新闻 | 考试通知 |
付费用户请点这里下载注册会员
首页 > 五年级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 期中期末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手机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文件大小:17.88 KB   资料格式:.docx  下载:50次

资料等级:33    所需点数:0

课件类型:/word

注册本站会员,享受高速下载,立即注册会员

下载帮助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古诗词三首》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1.牧童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牧童晚归休息图。诗的第一句话写原野,第二句写笛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感受,诗的三四句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塑造了一个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牧童形象,表达了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2.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夜渔船两小童,收蒿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解:《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绘了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所见,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的所悟。(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3.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调皮、淘气。

①词意:在长满青草的溪边有一座茅草屋。屋内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妇。再看看茅屋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让人喜爱的是那顽皮淘气的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

②词解:《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词,又叫长短句。作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这首词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

 

4.注意读音

剥(bāo)莲蓬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下载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