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二年级 正文

二年级上册课文15八角楼上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2-07-04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二年级上册课文15八角楼上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八角楼上》这篇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课围绕“伟人”的主题,展现了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从“借助图片”到“借助词句

二年级上册课文15八角楼上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八角楼上》这篇课文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课围绕“伟人”的主题,展现了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从“借助图片”到“借助词句”,从“讲述课文内容”到“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本课教学建议以读为主线,并引导学生课前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生字,会写“八角楼、深夜”等6个词语。
      2.能有重点地观察图片,结合插图,体会“夜幕降临、凝视”等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理解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小资料

1927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井冈山上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叫茅坪村,村子里有一座小楼,毛主席就住在那儿,因为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叫八角楼,毛主席白天和战友们一起紧张的`工作,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的工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生字,会写“八角楼、深夜”等6个词语。

2.识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毛主席像,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指名回答)
2.出示八角楼照片,介绍时代背景。(板书课题:八角楼上)
3.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主席不但白天紧张繁忙,每到夜晚来临,他还要在八角楼上辛苦、忘我地工作。想知道毛主席当时工作的场景是怎样的吗?(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图上了什么。(指名回答)

毛主席在做什么?

周围环境是怎样的?

他的穿着和神情又如何呢?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指出生字词,带进课文再读。

3.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

楼争 代 临 腊 章 握 视 察 油

(1)“小老师”领读带生字。

(2)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加偏旁:木+娄=楼   扌+屋=握  氵+由=油

礻+见=视  立+早=章

换偏旁:惜—腊  找—代

(4)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2.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八角楼  斗争  年代  夜幕  寒冬腊月 文章 握笔  凝视  察觉  油灯  降临
(1)指名读。(2)学生齐读。

3、写字指导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楼、年、夜、披、轻、利

(1)学生认读,观察生字。

(2)观察生字,交流易错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重点指导:

(1)“楼”左右结构,右面横中线以上是“米”,横中线以下为“女”。

(2)“年”第6笔是悬针竖,与第2笔横中部相连,写在竖中线上。(3)“夜”上下结构,第7笔是点,不可漏写。

(4)“轻”左右结构,右侧第2笔为点,勿写成捺。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15 八角楼上楼 

                年  夜  披  轻  利

【达标训练】

☆作业:认真书写一类生字,注意字形结构。

☆☆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战争年代环境的艰苦,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工作,对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3.了解时代背景,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忘我的工作精神,了解毛主席的其他小故事。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导入本课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开火车朗读课文。

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第1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出示第1句话,学生交流自己获取的主要信息。(故事发生的时代、主要人物、地点)

(3)出示第2句话。

①思考什么是“夜幕降临”。仔细观察插图,结合图片说说你的理解。

②指名读“每当……的时候,……就……”,,谈谈感受。谁在八角楼上?又是谁把八角楼上的灯点亮了?想一想,每当这时,毛主席会在灯下做什么?

(只要夜幕降临,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说明毛主席不仅白天紧张忙碌,到了晚上也依然在辛苦地工作。

③结合插图,指导学生朗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场景)

(2)出示第1句,指名读。

①板书“寒冬腊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感觉?

②出示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这样冷的天,毛主席的穿着是怎样的?

这样冷的天,毛主席却穿得这样单薄,坐在竹椅上写文章,这说明了什么?(板书:条件艰苦)

③指导朗读。(体会毛主席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工作的精神)
3.出示第2、3句话。

①指名读

②出示插图,谁来说说毛主席的动作?书上是怎样写的?(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毛主席为什么要拨灯芯?观察图片,谈谈感受。(灯光昏暗,条件艰苦)

③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工作,毛主席的神情却是怎样的?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凝视”和“沉思”(板书:凝视沉思),毛主席凝视着这像星星一样的小小灯火,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④毛主席在工作时,连毯子滑落下来都没有察觉到,从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工作专注忘我)板书:工作忘我

⑤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4.出示第4句话。

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在这寒冬腊月的夜里,在这盏清油灯下,在这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毛主席写下了许多指导革命胜利的著作,带领我们走向革命的胜利。

三、回顾全文,体会精神
1.学习了这篇课文,毛主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在忘我地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

板书设计

15 八角楼上忘我工作

条件艰苦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