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二年级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整篇课文一共分为5个自然段,我们先把每个自然段的重点内容标记出来。
二年级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整篇课文一共分为5个自然段,我们先把每个自然段的重点内容标记出来。
①段落大意的划分
第一自然段介绍文章信息,
有个人叫曹操,介绍大象不是买的而是别人送的;曹操非常高兴,所以官员和儿子一起去看这头大象。
第二自然段写明了“称象”的原因。
又高又大的大象到底多重呢?大家都很纳闷。“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腿比作四根柱子,非常生动的写出了大象体型的高大。
第二自然段还出现了ABAC式的短语-又高又大,关于ABAC的词语再一年级上册我们就已经讲过,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自己往前翻阅一下,不做赘述。
第三自然段提出了“称象”遇到的问题。
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也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大家提出的“造大秤”的方法显然不科学,所以曹操听了“直摇头”,这三个字说明了曹操不赞成官员们的办法。
这里的“直”我们也可以换成“不停地”或者“不住地”都是可以的。
第四自然段曹冲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曹冲才七岁,其中一个“才”字突出和强调了曹冲只有七岁,年龄小,本领却大,善于思考。
曹冲用了“等量代换”的方法圆满的解决了问题,总共分三步,第一步把大象赶到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装石头,装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石头有多重大象也就有多重。
这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平时老师教的时候很容易忽略的,就是上面用粗线标记的“把、再、然后”,这三个词让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衔接非常自然,简单明了!
第五自然段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微笑点了点头”和前面的“直摇头”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曹操对曹冲的办法很满意。“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和设想的一样,表示曹冲的方法真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