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九年级 正文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评课稿

时间:2018-11-12 来源: 点击:

核心提示:九年级语文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听课稿,分享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听课感受和记录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评课稿:《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听课稿,分享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听课感受和记录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评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 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实验探究。

四、教具准备

1.学生用预习学案一份

2.实验活动所需的药品:稀盐酸 大理石 

仪器: 集气瓶 试管 锥形瓶 平底烧瓶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导管(单孔,双孔)铁架台 注射器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化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化学小实验,这是老师从家里带来的白醋和小苏打,老师用这两种物品给大家做一个演示实验,请大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看到什么现象呢?(有大量气泡产生)是什么气体的气泡呢?(二氧化碳的气泡),生活中,我们用这两种物品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怎样制取的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实引入新课,创设了问题情境,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兴趣,聚拢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2.知识回顾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制取氧气的时候都研究过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同学们完成学案第一块内容(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通过对制取氧气知识的回顾,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从方法的角度,为明晰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思路奠定基础,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方法灌输,增强学生对气体研究方法的认识体验。

(提问):通过复习你们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应研究哪几个方面的问题?根据什么来选择发生装置?又根据什么来确定收集装置?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有序的引导是学生总结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的关键! 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理科学习中需要的基本技能。

3.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1)学生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13—114页的相关内容完成学案第二块内容(自主学习),并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和问题的有序设计,让知识水到渠成。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给出的信息有一些并不完整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整合知识。

(2)师生活动

①提问1: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请一位同学说一说CO2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板书:发生——固液,不加热)。

②提问2: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什么?(密度、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学生表述,老师补充:CO2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和水发生反应)。由此可推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板书:收集——向上排空气)。

(提问)如何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气体?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信息和经验(密度,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填写表格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二氧化碳的密度判断,验满,验证方法等,一定要作适当引导。

③过渡:带着刚才的思考结果,我们来组装制CO2装置。

(2)组装装置:

第一步:老师先带领大家组装一套发生装置

制备气体装置设计思路是:首先选择一个反应容器——(试管),制备气体,容器要密封——(橡皮塞);制得的气体要导出——(导气管);容器要固定——(铁架台);收集——(集气瓶),这样就组装好了。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悟到设计实验装置的思路,为下一步的自主设计做铺垫。

过渡:我们设计的这套装置太简单,有时不能满足实验需要,比如:实验时,有时我们要制取较多量的CO2;有时要在制气的过程中补充酸液、控制酸液加入的量,有时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这套装置都不能满足,需要重新设计。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这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三个问题,动脑、动手、探究、组装出多种制取CO2的装置。

第二步: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四人一组,进行探究)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

第一组:广口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二组:试管、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带孔塑料片、铁架台(带铁夹)

第三组:平底烧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四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五组:试管,单孔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

第六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注射器

第七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

(学生相互交流并设计组接装置,老师巡回指导)

第三步:学生展示组装装置成果

学生组装好仪器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让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展示不同的实验装置(老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几种装置),介绍所选实验仪器并评价装置的优劣,完善装置的功能,老师鼓励、创设一种争先恐后地展示装置,合理有序地解决问题的氛围,使探究交流活动进入高潮。

(设计意图):设计实验装置经历了三步:老师先组装一套制取装置,提出问题并布置任务——感悟并明确设计思路;分组组装制取装置提高设计实验能力;展示实验装置——培养创新精神;通过设计有创意实验装置,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同时这一活动也使本课题装置探究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第四步:教师总结,学生交流感受(不仅在实验室做实验,还可以在家里做实验等等)

(设计意图):揭示了探究活动的意义及内涵

4.课堂检测

完成导学案中课堂检测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内容,考查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使训练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5.课堂小结

过渡: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请同学们回头看看,盘点一下自己的收获。

学生回答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所运用方法。

(设计意图):改变传统的教师包揽课堂小结的做法,让学生自己表达所学、所感、所悟。体现了“民主、平等、科学、对话、协商”的新型课堂文化,体现了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课程理念。

6.布置作业

利用家庭里的物品,设计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时所学内容,并将课堂学习向课后延伸。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 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教师寄语:在大草原上,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都必须努力地奔跑!

一.温故知新 (实验室制取O2的知识回顾)

药  品 KMnO4 H2O2溶液和MnO2

反应物状态     固体、液体

反应条件 不需要加热

发生装置(填序号)

氧气的密度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收集装置(填序号)

验证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A           B           C          D E

二.自主学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自学课本P113_114页内容,通过对比O2和CO2的实验室制法,确定CO2的制取装置。

(资料)①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由此推出CO2的密度比空气的      。

②CO2能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0.88体积的CO2;且与水反应,CO2溶于水生成了碳酸。

(分析)填出CO2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与空气的比较 是否与水反应

CO2

(思考)实验室制取CO2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呢?请从上图中选择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说明理由。

三.合作探究

利用教材P114提供的仪器,小组合作组装出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上台展示并汇报(介绍所需仪器和本套装置的优缺点)。

 

四.课堂检测

根据下图回答:

   A                   B                 C              D          E

   (1)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所需药品:锌粒和稀硫酸,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时:若选用BD装置可以制取__________气,若选用BC可以制取_________气。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家庭实验

用食醋和鸡蛋壳制二氧化碳气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