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二年级 > 地理 > 正文

初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时间:2015-09-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初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设计思路】: 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

  初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设计思路】:
 
  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设计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着,在教学中教师因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采用知识抢答、问题答辩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初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初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节教学内容,依据《标准》,这是一节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要求教师要根据会考的要求,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同时,在前面第一、二章中,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知识,这节安排于此,主要是考虑到地形、气候、河流是促进和影响自然资源形成、利用的主要自然环境要素,而自然资源的利用,又受人类长期的生产、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国自然资源的学习,是后期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学习的基础。因此本单元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
 
  初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情分析】:
 
  1、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初二地理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类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
 
  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简单的数
 
  字分析和对比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
 
  2.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的现状,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总量和人均量的关
 
  系,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消费观
 
  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及其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2.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教学难点】:
 
  1.对自然资源的归类与辨析。
 
  2.对“地大物博”自然资源特征的正确剖析。
 
  3.运用资料、数据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对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制作相应课件、地图、教材、视频、积分卡片、双色笔、搜集相关
 
  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法。“十一”出去游玩,给大伙晒相片时,大伙说我的相片里
 
  隐含了很多有关资源的信息,请大家帮我看看,都是些什么呢?(展示
 
  图片,并讲解:“这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讲授新课】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导学预习】1、1分钟阅读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2、并独立完成学案中的《预习案》内容(6分钟)
 
  3、对学交换学案,完成批改和讲解。(2分钟,使用双色笔)
 
  【普查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
 
  【学生回答】回忆 小组竞赛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出课件)
 
  【圈题游戏】指出课件中的多图中的自然资源图片,并圈起来
 
  【教师总结】说明并告知答案
 
  【教师补充】 那“水”和“煤炭”虽都为资源,但使用结果上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竟答】举手抢答。(积分卡奖励)
 
  【教师补充】引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概念。
 
  【合作探究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在哪?(3分钟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
 
  属于可再生资源。例如:水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产生,或使用后
 
  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资源,例如煤、石油、矿石等矿产资源。
 
  【设计意图】通过导学案,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也加强学生的合作表达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承转过渡】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那么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呢?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合作探究2】阅读“导学案探究问题2”,并小组讨论,竞赛回答
 
  【学生小结】对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
 
  对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使用
 
  【教师小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断流——不可利用一或没有可利用的
 
  --取之尽,用之竭。
 
  土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生产力下降,消失——取之尽,用之竭。
 
  【承转】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地球上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度,那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怎样?
 
  【课件显示】二:中国自然资源总的特征:资源丰富,人均不足【展示课件】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2.ppt>“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值”
 
  “中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中的位次”
 
  【教师提问】请找出资源人均不足的原因?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竞争回答
 
  【教师总结】人口的继续增长,人口总量大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对资源利用不当,破坏和浪费资源等
 
  【展示课件】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2.ppt>资源利用的不合理
 
  【承转】那么,你们怎样认识“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课件演示】我们既要看到我国资源的优势,也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相对短缺。同时,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所以,我们既要为我国丰富的资源而自豪,也要看到资源的危机,树立危机意识,更好地、合理的利用、节约、保护资源。
 
  【提问】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完成课件中的倡议书。可将学生分成六大角色
 
  【设计意图】分角色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达到思维对话的目的。通过站在不同角色思考问题,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使我国自然资源数量上的特征。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正确看待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我觉得人均占有量的现实意义更大。所以我们要反思我们以前的行为,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的现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做出我们的贡献。
 
  【板书设计】:

标签: 初二地理


相关内容

初二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初二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初二(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按照教材的顺序整理的,包含很广泛的知识面,供大家参考学习! 知识框架 知识点汇总 1、不同的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


初二下册地理学业考试所用的知识点太全了
初二下册地理学业考试所用的知识点太全了

五、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四大区域划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2、界线:(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3)青藏地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3、秦岭……


初二地理顺口溜,快收藏,考地理第一没问题
初二地理顺口溜,快收藏,考地理第一没问题

七年级下册 六、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 自然环境 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