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完整版人教版初中二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鸦片战争》教学实录 课题 第一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掌握林
完整版人教版
初中二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鸦片战争》教学实录
课题 第一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导入 师:对于一个人,想大家比较了解 ,同时板书“林则徐”。谁能说一下你所了解的林则徐呢?
生:(因为有所了解,所以已在低下兴奋地说了起来)
师:(从学生的言谈中,看出学生提到林则徐谈到的更多的是他领导的虎门销烟,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不在让学生个别说)许多同学都谈到了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那你如何来看待虎门销烟呢?(生:窃窃开了,痛快、出气之类 ,对学生说法师暂且搁置)有人却认为呢,正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给中国招了战争,所以林则徐应该是战争的罪人。(有的学生生气了,反对之;有生觉得有道理)。大家应该知道,这里所说的战争就是鸦片战争(大多数学生知晓)。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看待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这场运动跟这场战争到底有无关系,如果说有关系,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学习第一课,来解答!
2、新课
师:(思路——依然从虎门硝烟下手,正确认知林则徐及领导的虎门销烟)我们还是从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说起啊,对此同学们有哪些问题尚有疑惑?
生:(随便站起,说之)1、林则徐为什么要毁烟,作为药用不行吗?
2、烟(鸦片)主要从何而来?
3、有何意义?
4、烟指什么?-------------
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刚才大家的问题总结一下就是以下几点:想了解一下大烟;当时中国鸦片的主要来源;鸦片输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危害;禁烟运动有何意义。现在先请同学们自己来解答自己的问题
生:(按问题顺序进行解答)
【第一个问题:】学生读课后《自由阅读卡》即解决。(师在此指出,鸦片既然是一种毒品,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第二个问题:】(学生从课本中可以看出)主要来源是——英国向中国走私的鸦片(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及“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进一步认知此问题;之后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解决方案:因学生对世界史的陌生简单介绍当时英国状况,之后出示资料帮助学生认知、讨论)
(1)介绍:在介绍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曾提及当时英国状况,以此切入。当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时,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之后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发生。19世界上半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伴随着机器工业的大规模生产,它迫切的需要打开国外市场,以此来销售工业品,同时掠夺廉价的原料。
(2)资料:材料一:1729年,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讲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售量会比其余全世界上的总销售量还大。”
材料二: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相反,他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
材料三: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鸦片每箱成本200卢比,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1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400元或白银280多两。
【帮助学生分析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英国质优价廉的产品为何难以打开中国市场?问题提示:a.当时的中国是否需要大量的外来产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当时中国广大人们的生存状况如何(普遍贫困,无大购买力)c.英国产品是否能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闭关锁国)】
学生讨论后,小结: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则是英国在通过外交和贸易手段打开中国市场失败的情况下,希望能通过鸦片进而打开中国市场。
第三个问题:结合对鸦片的介绍及课本《炮子谣》,学生进行归纳,后教师进行总结。
第四个问题:(最好出示虎门销烟视频资料,感染性强。)
小结:所以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林则徐及领导的禁烟运动?(学生理直气壮地回答!)
师:接着,我们来看一下英国对中国的这场正义之举会做何反应呢?(出示资料,指导学生分析之)
资料:义律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政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收一切损失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中国“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鸦片)就是一种侵略”,应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指导学生分析资料,从资料中得知:英国要通过武力的手段对“过去所收一切损失”,取得补偿并扩大对华贸易,而“中国政府的禁烟”不过是“最好的理由”、“最好的机会”。)
【认识】(学生自然能获得)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不过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而已,或者说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学生一开始的疑惑得以解决)
师:既然禁烟运动是英国发送战争的接口,那么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何在呢?(根据之前对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目的,及出示的义律材料指导学生认知)
师: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决定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以下了解这场战争相关情况:
【经过 】根据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简单了解
第一阶段: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第二阶段: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
(使学生认识到:战争中,爱国军民进行了积极的抗战,但是清政府却一再妥协)
【结果 】清军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探究: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社会制度 清闭关锁国 妥协)——落后就要挨打!
【影响 】问题:为何说《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了解条约内容,然后对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社会进行比较: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而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岛的割让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结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伴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中国人们开始了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斗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师直接给出,然后介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独立,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小结:其实,本课我们就是了解了关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的问题。认识中国是如何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历程。
【我的反思】万事开头难,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是很让人发憷的。初二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如何讲授,导入首先是个问题?我一直认为导入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有些学校并不提倡什么精美导入,但是一个好的导入能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新的知识,使学习变的生动活泼起来。苦思,查阅之后对以“罂粟”和“虎门销烟”雕塑的导入,觉得虽行但平淡无味。之后,探求我群同行,方老师突然显身,给出了我当时感觉绝妙的导入方式及授课思路(学生们都知道,林则徐先生是个英雄;可是有人说林哥是导致鸦片战争的罪首。提出这样一个新命题与学生们的已有认识被颠覆与冲击,自然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惊讶,这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本课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欲望。之后整节课就围绕这个问题来分析,分析当时为何要禁烟,分析为何会打,分析打的结果与林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第一步:正确的认知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学生对这一命题,普遍是反对的,但是对林则徐及虎门销烟并没有很多的了解,所以也不过是“好”,“很好”几个字的认识与评价,所以需要正确认知。)
这一过程,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必要时教师给予帮助并进一步提出问题的方式,认识到了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中国禁烟运动的必要性和正义性。
第二步:探究中国正义的禁烟斗争,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出示一个密电,此问题能很好的解决的。所以,有时增加一段资料对问题的解决胜千言万语。
第三步:进一步认知,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第四步: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及影响
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第五步:小结
本课,我并没有把导入贯彻始终,而是把落脚点最后还是放在了鸦片战争上。这与自己对内容的整体把握及课堂驾驭能力有直接的关系,能力所限。所以整节课感觉比较零散,另让学生提问题难度也很大,时间的把握也是一个问题。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多多给予指导,谢谢!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上课课件,更多初中二年级上课课件请搜索本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