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二年级 > 生物 > 正文

2016八年级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

时间:2016-04-28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1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

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空气传播:呼吸道传染病;饮食传播:消化道传染病;生物媒介传播:血液。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5、对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要以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

6、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要以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

7、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8、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9、前两道防线特点是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10、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和脾)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组成的。

11、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12、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13、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14、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15、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16、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17、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婴儿刚一出生,医院就给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18、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1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母婴而传播。

20、非处方药:OTC。 120急救电话。 22、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23、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24、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5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标签:


相关内容

中考生物必备考点之—代谢与平衡
中考生物必备考点之—代谢与平衡

食物与摄食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 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1.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1)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紫菜、海带),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天气转暖,池水变绿,这与藻类的大量繁殖有关。 (2)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且体内具有输导组织,依……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说课稿

一、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 生物课程标准第六大一级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济南版初中生物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一节。主要包括运动的方式、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