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三年级 > 历史 > 正文

初中三年级上册历史《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时间:2015-08-1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完整版人教版初中三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课题:《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编写人: 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能描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三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课题:《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编写人: 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②了解亚洲主要封建国家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描述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及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知道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②学习穆罕默德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一是为什么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二是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课前预习题:
 
  设问导读
 
  1、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________国家。后来,本州中部兴起奴隶制国家________。________世纪统一了日本。
 
  2、 ________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________颁布改革诏书,___________开始了。
 
  3、 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________封建国家。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________;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过渡的标志。
 
  4、 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________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5、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________,630年以后,           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6、________,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________年,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引入:
 
  1 、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唐朝)
 
  2 、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皇子和中臣镰足)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1、教师演示课件,指出: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交往密切而友好。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的自然特点: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教师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继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侧重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大化改新
 
  1 、教师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大化改新”的背景: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此时由学生根据导入框“宫廷政变”的小故事,自编一个历史短剧在课上表演。)
 
  2 、学生看书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同时做作好标记。(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 、教师运用课件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A、 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改革。
 
  B、 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C、 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也从原来的“神道”向“武士道”演变。(结合第27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略作介绍)
 
  D、 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 教师指出:、“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5 、学生根据教材25页“动脑筋”: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6、 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起来。)
 
  7 、教师过渡:东亚的日本是经过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西亚的阿拉伯大约也在这个时候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下面请大家共同探究这个历史进程。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读《世界历史地图册》第9页,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重要城市及阿拉伯人的社会情况。(阿拉伯位于西亚,地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半岛内陆,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原,其中夹带着一些绿洲。气候炎热,雨量稀少,土地适合畜牧,不宜农耕。为了争夺水草,部落间常发生残酷的战争;“血亲复仇”的习俗盛行。半岛西部又是古代东西方重要的商业要道。在这个地区有两个最著名的商业城市──麦加和麦地那。麦加城内有一座克尔伯神庙,里面有一块黑色陨石和几百个偶像,被当地居民视为神物。部落的贵族享有守护古庙、征收麦加市集税和管理麦加水源的特权。另外,他们还经营商业、贩卖奴隶,成为有势力的商业贵族。一般的氏族成员被迫依附于贵族,甚至沦为奴隶,阶级分化十分剧烈。这时的外部条件也加剧阿拉伯社会矛盾的发展。大约570年,波斯侵占也门,另外开辟了一条从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对阿拉伯社会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总之,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社会内外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尖锐。阿拉伯贵族为了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抵御外族的侵扰,保护商路,发展商业经济,并进一步掠夺新的土地,迫切要求统一各部落,建立起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2 、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3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A、 创立伊斯兰教(时间:7世纪初、地点:麦加);
 
  B、 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C、 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4、 指导学生在书上标注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5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①伊斯兰教宣称:“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寻访了古代的“日出之国”(日本)与“新月之乡”(阿拉伯),这两个国家与地区在当今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大化改新
 
  时间:6、7世纪
 
  领导人:孝德天皇
 
  内容:
 
  作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伊斯兰教 建立时间:7世纪 建立者:穆罕默德 地点:麦加
 
  2、阿拉伯国家建立
 
  622年建立 (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630年,征服麦加,麦加成为圣地
 
  632年 基本统一
 
  随堂训练:
 
  1、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前后     B 、公元前l世纪前后
 
  C、1世纪前后            D、2世纪前后
 
  2、7 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农民阶级的利益     D、资产阶级的利益
 
  3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  )
 
  A 、 620 年      B 、622 年
 
  C 、630 年       D 、632 年
 
  4、下列事件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
 
  A、出走麦地那        B、确定伊斯兰教历
 
  C、 征服麦加         D、 穆罕默德病逝
 
  5、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上课课件,更多初中三年级上课课件请搜索本站!
标签:


相关内容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 时间 :1917 年 3 月 2. 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革命后形势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 1917 年 11 月) 1. 背景……


初中三年级上册历史人类的形成教学设计
初中三年级上册历史人类的形成教学设计

初中三年级上册历史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人类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了解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了解原始社会的瓦解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


初中三年级上册历史《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初中三年级上册历史《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三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上课课件,更多初中三年级上课课件请搜索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