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成就任何件事,必须要有明确周详的计划。如果没有明确周详的计划而盲目行动,就会一事无成。 一、第一轮复习 在这一轮复习中,同学们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与课本知识
《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成就任何—件事,必须要有明确周详的计划。如果没有明确周详的计划而盲目行动,就会一事无成。
一、第一轮复习
在这一轮复习中,同学们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与课本知识、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时政材料。在整理时政材料时,我们应多参考《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报刊,这些报刊刊载的时政热点材料与教材的联系非常密切,对我们的日常练习和中考应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轮复习中,我们还要进行时政材料类题目练习。在练习时应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梳理主干知识,夯实基础,做到举一反三、应用自如。
二、第二轮复习
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要注意找出时政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要学会抓住时政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所传递的相关信息,注重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与渗透,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对时政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和分析,从而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轮复习
在第三轮复习中我们要抓强化训练,整个复习过程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5月下旬—6月下旬),重点是强化能力训练(中考前的冲刺模拟,是从知识到能力、心态的全面训练)。不仅要进行临考模拟综合训练,而且要密切关注思想品德中考相关信息及动向。多训练符合思想品德中考理念的试题,可以使自己尽快适应中考的要求。在选择试题时,选择各地往年的中考真题。在模拟练习时,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试卷,把每次模拟练习都当作一次实实在在的中考。模拟练习后,我们应对失分较多的题目进行认真分析,查漏补缺,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掌握做题方法。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
(2)把握解题思路,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
(3)对重点题和典型题进行练后评析,完善答案。
(4)分析往年中
考试题,参照评分标准和答案以调整自己的思路等。
思想品德易混概念解读(一)
1.公民与人民
(1)性质不同。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则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中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3)权利义务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公民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义务
(4)公民所表达的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处分方式不同。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
(4)社会功能不同。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
2.法治与法制
(1)法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总和,它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 监督的合法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属于制度的范畴,其精神实质是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完善以及普遍遵守。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
(2)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改造,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
(3)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3.责任与义务
责任是指一个人应续发展、“三步走”战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
思想品德易混概念解读(二)
1.基本国情与重要国情
我们把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内部所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称之为国情。国情可分为三大类: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是任何国家发展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
(1)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重要国情:①人口国情: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老龄化严重、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②环境国情: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式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③资源国情: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低,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2.改革开放与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包含两层含义,即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2)二者的关系是: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为实现最高理想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