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老师教学心得 换个角度看数学 感受数学之美

时间:2017-09-0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就数学本身而言,他是枯燥无味的、是冷冰冰的数字。但在数学家丘成桐眼里,数学不是这样的。他认为数学的美却是这样的。他说——数学是追求大自然真与美的学问。大自然的奥秘深不可测,它有着动人心弦的美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就数学本身而言,他是枯燥无味的、是冷冰冰的数字。但在数学家丘成桐眼里,数学不是这样的。他认为数学的美却是这样的。他说——数学是追求大自然真与美的学问。大自然的奥秘深不可测,它有着动人心弦的美。数学家不可能也不应该拒绝这种美。数学和几何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任何一种真与美的现象只有得到数学的证明才是毋庸置疑的。数学的美是现实美的一种反应。

数学美的变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来看,有对称美、简洁美、规律美。

对称美:在客观的世界中处处有对称:人脸的左右对称、动物去干部分两侧的对称、建筑物的对称等。艺术家利用对称创造出美。铜器、漆器、雕刻、壁画、织锦、刺绣……其中的图案,一概少不了对称。在被称为“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艺术中,也留下了对称的足迹。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故宫是其中的典范。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围绕这条中轴线铺开。三大殿更是依据对称的原则而建,整体形成了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宏的美。

在小学的数学中,最为直观的体现对称美的是“轴对称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但它们都是客观世界中对称美的抽象与概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和欣赏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美,感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根据这些感性的知识绘制精美的图案,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是一种最为感性的材料。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既让人赏心,又能让人悦目。

简洁美:数学上的定律、规律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数学家用凝练、概括的、精确而富有形象化和理想化的数学符号,按照严格逻辑推理得出来的。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因而能深刻地解释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在小学阶段学习的:

(41+15)+85=41+(15+85)

(25×89)×4=89×(25×4)

27×45+73×45=45×(27+73)

……

这样的等式可以写出无数个,每个等式也都可以同语言文字表达:

(41+15)+85=41+(15+85)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25×89)×4=89×(25×4)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表示是: (a×b)×c=a ×(b×c)

  

45×(27+73)=27×45+73×45

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把这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起来,积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示是:(a+b)×c=a×c+b×c。

一道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按其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当然可以计算出结果,但如果根据相关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法则也能得到一个具体的得数,但这两种方法,运用简便计算方法的学生,这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力量,同时体会计算的简洁美和成就感和满足感。其简洁中透着丰富与深刻。

规律美:数学上的数字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如

(1)2、4、8、14、22、(   )、44、(   )  

(2)1、1、2、3、5、8、(   )、21、(    )  

(3) (   )、30、(   )、14、9、6、5

首先要观察每一组的数字特点,发现其规律,才能得出括号里的数字。这种规律给人奇妙而新颖的情况的感觉,使人有“出乎意料”的意味。在数学课堂中,有机的向学生展现数学中所蕴含的这种奇思妙想,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中这种独特的规律美。

如第(1)题,乍一看,这组数字毫无特点,无从下手,仔细观察和思考后,顿时恍然大悟,2、4、8、14、22、后一个数应该填什么呢?2+2=4,4+4=8,8+6=14,14+8=22,22+10=32,32+12=44,44+14=58。

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要善于思考和观察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没有学习的机轻轻和欲望时,不放引导学生换个角度,不失时机地展现数学之美,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品味数学之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标签:


相关内容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数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想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摘自:数学家克莱因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