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做一个坚定的语文教师——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有感

时间:2017-09-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近期拜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类书籍,笔调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内容从入学第一天写起,从第一首的儿歌教学写起,从一个字的笔画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是如何阅读课外书及如何一步一步引领孩子踏上阅读的书

近期拜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类书籍,笔调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内容从入学第一天写起,从第一首的儿歌教学写起,从一个字的笔画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是如何阅读课外书及如何一步一步引领孩子踏上阅读的书香之路。通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位老师要想在小学语文界占一席之地,我们就要做试着做一个坚定的语文老师。此话怎讲呢?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陈述:

一、做一个坚定的语文老师,首先要有自己坚守的做事原则——目标

当一个语文老师看似是件简单的事,其实是件最困难的事。那堆积如山的家庭作业、日记、作文、试卷、各类作业本……先不说,光一篇课文就千人千篇教法,起点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感悟不一样,升华不一样,拓展不一样,挖掘的深度也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它不像数学、英语其他学科一样有一目了然的知识点,你只要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剩下的随你老师自由发挥,语文它相反,你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发挥,都不完美,因为我们的语文矛盾呀!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怎么看都看不明白呀!

先说这异彩纷呈的各个流派:

1、感悟派——强调诵读感悟。

        2、训练派——关注语言文字因素,强调表达方法。

        3、自学派——强调学习文章的方法和过程。

      4、策略派——理解、批判,等阅读策略。

还有持相反观点的:

举一反三:“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叶圣陶

举三反一:语言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 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 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言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的“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再无限量地加大后,才“奔涌而出”。——韩军

背诵“发酵论”——“背会唐诗一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宋代的大教育家朱熹就十分倡导背诵。他的教学主张就是提倡先记忆而后去理解。 )

  反对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最终只会“读书死”。  

还有就是各类加了定语的语文——诗意语文、 情智语文、 情理语文、 生活语文、 本色语文、 儿童语文、 文化语文、 生命语文、 和润语文……

还有语文的出题范围的感慨: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语文出题范围。

如果我们一直盯着“成绩”这根弦,总跟着指挥棒走,我们就不容易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教育之路。你看人家韩兴娥老师固执地选择一条脱离常规的路——海量阅读,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造自己,力求通向儿童的心灵,以便得到与儿童交际的快乐,得到教学相长的幸福,她成功了。所以说,要想做一名好老师,首先就要有自己坚守的原则,认准的目标。

二、做一个坚定的语文老师,一定要有自己在语文方面坚持做的事情——行动

行动大于理念,实干就是能力。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语文老师到底应该干什么?

1、语文,就那么点事儿!(读书、写字、背诵、习作、教点方法,从中学会作文。)

2、教语文不能偏激。

3、练好自身的语文功夫:(写一手好字,有朗读功底,喜爱读书,会写文章。)

4、想办法让孩子们喜欢。

我们如果真的潜心把这些课中的一件事坚持不懈地干好了,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再说韩兴娥老师坚持做的海量阅读这件事中的一个小例子,就是我们评课中经常提到的“指读”、“唱读”,这似乎已经成了公认的陋习、毛病了,有时候陪着领导听课,听见孩子们拖着长腔读书,不用领导说,我自己都觉得脸红了,领导已经提出多次了,为什么读书就是没长进,还“唱读”呢!深深自责。读到韩老师“说指读、唱读是坏习惯,纯粹是无稽之谈”,不但不禁止,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强行要求学生“指读,”这样不但让孩子容易集中精力,同时让孩子注意字形,为后来的写作文做准备。同样一件事,我们常人总是从同事、领导那里思考自己的做法是否妥当,而韩老师则是从孩子的角度去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时又巧妙地运用孩子的这种心理。以“生”为本才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真正出发点。

最后以自己改编的一首古诗送给自己,同时也送给大家自勉:

语文老师

      咬定语文不放松,

      立身扎根教育中。

      千磨万击要坚定,

            管它东西南北风! 标签:


相关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第一学段(1~3年级) 综合与实践 例20 图形分类。如图6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图6 [ 说明 ] 本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数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想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摘自:数学家克莱因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