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小论文 中段“习作”如何“习”
时间:2017-09-2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我常常想“课标”为什么把第二、三学段的“写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我常常想“课标”为什么把第二、三学段的“写作”变换名称为“习作”呢?师生又该如何“习”作呢?
关于“习作”,“百科”释义为:习作根据其功能可分为练习性、草稿性和试验性几种。练习性的习作专为训练基本技巧而作,草稿性的习作指为最后完成作品所作的准备性作品,称草图。试验性的习作指艺术家为探索新的表现技巧而作。此外,为创作准备的各类写生材料亦称习作。小学生课堂所要求的习作,应该是指根据范文写一篇简文,练习相应的描述方法,以提高写作的技窍的训练手段。
由此,我们知晓,“小学生课堂所要求的习作”就“是指根据范文写一篇简文”,目的是“练习相应的描述方法”,目标是“提高写作的技窍”,其实习作只是一种“训练手段”,只不过是要依照范文去“习”,但这个要和“依葫芦画瓢”严格分开。“习作”绝不是“抄袭”。
再看“字源网”对“习”字的解释:“习”本义是“鸟屡次飞翔”。《说文》:“习,数(多次)飞也。”《礼记》:“鹰乃学习(练飞)”。甲骨文和战国楚简“习”字的上部都是“羽”,就是鸟翼;下面是“日”,表示鸟常在飞。
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第二、三学段的“习作”教学中,学生要经常“习”,把“习作”贯穿在语文学习的始终。课内外阅读时“习”,做好“读写结合”;课文学习时“习”,落实“文本仿写”;练习时“习”,切实抓好“课堂小练笔”;活动时“习”,增强“情景作文”的趣味性。以上这些都是教学中很好的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的方式方法。
我们作为教师,绝对不能闭门造车,关起门来教学,而是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前人学习,积极有效地在实践中运用,这样就可以迅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然后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创新的方法。
中段“习作”如何“习”
文/微言小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