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细雨润物,花开有声----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评价反馈报告

时间:2017-09-2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期末,我们又认真学习了学期初制定的本年级语文学业评价方案,针对学期末的各种情况对综合性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一、“巧思巧记”原本的评价方式是:考核前将要求背诵的课文题目制成抽签卡。考核时让学生任抽其一,当场背诵。为了更

期末,我们又认真学习了学期初制定的本年级语文学业评价方案,针对学期末的各种情况对综合性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一、“巧思巧记”原本的评价方式是:考核前将要求背诵的课文题目制成抽签卡。考核时让学生任抽其一,当场背诵。为了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对要求背诵的课文的掌握 ,同时为孩子提供互相了解交流的平台,我们在此增加了一项内容,先请各组的检查组长对自己的组员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全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并对组员每一篇的背诵情况进行评价,教师进行统计;最后学生再进行单独的抽签背诵。这样使该评价不再过于片面,也对孩子起到了督促作用,消除其侥幸心理。

二、在原评价内容之外,还增加了以下内容:利用学生元旦放假期间,我们要求家长与孩子一同把本学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收获和需努力的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示,还请家长说一说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并将以上内容录制一小段视频在微信平台或QQ群里进行展示交流,使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达到了互相学习,比较进步,促进成长的目的。同时给学生一个动态的展示自我所长的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继续进步的动力。   

纵观我们的综合性评价,我们认为,最大的亮点就是“乐考”与“多样”。具体体现在:1.在分小组进行的智慧“谜宫”、词语达人、句子帮帮乐活动中,学生在抽扑克牌游戏中分享了快乐,以轻松愉快的形式与氛围,收获了知识。2.“我行我秀”则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课本剧表演、讲故事、说快板、朗诵等,丰富的展现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自信。3.“百词百题”、“巧思巧记”、“妙语连珠”、“妙笔生花”等评价活动,通过教师测评、家长测评、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从学生的书写、积累运用、理解、表达等方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也发现了学生在语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教师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4.最后每个班进行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评价展示交流活动——花开有声。教师把学生元旦期间录制的视频进行了逐一播放,个性化的展示让每个学生耳目一新,大家都睁大眼睛注视着大屏幕,倾听着每个小伙伴的声音。视频播放结束后,我们又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心得,从小伙伴身上汲取优点,做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互成长。

    总而言之,本次期末综合性评价更加重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比如自己编字谜,做字谜、猜字谜;在语文表达能力方面,测试形式比较多元化,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比如: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讲故事、相声、快板等。在展示交流环节,视频录制展示,使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到了评价活动中去。

    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比如,在终结性评价过程中,其实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一些评价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另外书面测评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趣味性不强。在下学期,我们组将会携手努力,把语文学业评价做得更加扎实、更加有效。 标签:


相关内容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标,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