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心部编本小学新版教材使用心得

时间:2017-09-2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今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改版了,由原人教版教材改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简称“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翻开这本新教材,第一感觉是舒服而美观。课本版面比原教材大了一倍,是A4大小的页面。内容的编排更清晰明了,课文插图画得精美细致,如同图画书一般。

今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改版了,由原人教版教材改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简称“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翻开这本新教材,第一感觉是舒服而美观。课本版面比原教材大了一倍,是A4大小的页面。内容的编排更清晰明了,课文插图画得精美细致,如同图画书一般。

一、汉语拼音情境图新意十足。

来看看以往教材和部编教材中《z c s》与《zh ch sh r》的情境图对比:以往教材,女孩在黑板上写字母“z”、可爱的小刺猬、蚕吐丝;部编教材,大树底下,小熊老师在教小刺猬认字母,小刺猬们可聪明啦,一下子就学会了,开始在本子上练写“z c s”。一旁,蚕宝宝高兴地在桑叶上吐丝。经过对比,不难发现部编教材一改以往教材“单幅、单一”的配图习惯,将情境图整合为一幅完整的画面,故事性强,展现的场景更有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值得深入研读,拓展教学。

    同时,“拼音书写”版块更加人性化:四线格的间距变大,空位更多,便于书写;拼音练写由范例到描红,再到自由书写,循序渐进,易于掌握;字母上面标有笔顺指导,将“写”落到实处。

    二、识字教学更具生活化

    部编教材新增了传统蒙学内容。传统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识字教学的开篇《天地人》,以传统文化三字经的形式,出现儿童生活中已经学会的“天、地、人、你、我、他”。学生接触自己学过的生字,信心很足,很感兴趣。《金木水火土》也是一样,在朗朗上口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口耳目》以孩子们最常用的看图识字的方法,借助熟悉的人体来认识生字,每位学生都会充满兴趣。《日月水火》以图文对照的方式学习8个象形字,从中渗透字理教学,通过感受象形文字的趣味性加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上突破了传统的借助拼音识字的模式,而是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童谣、故事等方式,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识字的方式呈现多元化。

    三、扩大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重视课外阅读 ,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好课内外阅读的链接,关注学生的 “语文生活”,渗透 “全民阅读”,是本栏目的一个根本导向。在第一单元开设的 “快乐 阅读 吧”里 ,让学生感受 “读书真快乐”,激起阅读的欲望 。本册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 “和大人一起读 ”,起到与学前教育自然融合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 《谁会飞》《春节童谣》等民间童谣,《小兔乖乖》《剪窗花》等趣味儿歌 ,《小鸟念书 》《小松鼠找花生 》《小猴捞月亮》《拔萝卜》等经典童话故事中,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如果课堂上和老师 、同学一起读,走出校门孩子就会模仿、迁移 ,和家人一起读,和邻居伙伴一起读 。在这一起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有了伴读 ,减轻了阅读压力 ,也获得了展示与交流的愉悦 ,这些会促进他们多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事。 标签:


相关内容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标,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