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与阅读评价具体实施方案

时间:2017-09-2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以纬一路小学学业评价方案为依据,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以纬一路小学学业评价方案为依据,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促进学生的发展。落实“锻炼一个好身体、养成一个好习惯、掌握生存学习的本领、寻找获得快乐的途径”的教学理念。

二、评价目的

    为了有效诊断学生的学业水平,检验与考察学生的学及其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革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中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学习愿望和能力、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评价方案。

三、评价原则

(一)丰富体验与过程价值

关注学生丰富的课程体验和自主发展,让评价引导新课堂学习环境的营造,新课堂形态的创造,新学习方式的熏染,新思维方式的形式。

(二)发展评价与主题多元

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个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倡导活动游戏型、达标闯关型、情景模拟型等多种评价策略的运用,增强血液评价的情趣性、活动性和挑战性。

(三)综合性与生长性

注重评价知识的综合运用,评价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评价课程间的相互沟通,评价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四、评价内容

    二年级上期语文评价包括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写话、综合性学习和学习习惯六个部分。识字写字占30%,其中平时评价占10%,期末评价占20%。阅读理解占20%,其中平时评价占10%,期末评价占10%。口语交际占15%,其中平时评价占5%,期末评价占10%。写话占15%,其中平时评价占5%,期末评价占10%。综合性学习占10%,学习习惯占10%,这两项主要在平时完成。

五、评价方法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业状况形成过程的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主要内容有学科活动、学科作业、学生成长档案袋;其次要对学生学业的结果进行评价,通过终结性评价进行。其中终结性评价内容来源于教材内容和课外实践。努力做到三结合:笔试的形式与开放式考试形式相结合;考试的评价与平时的质量监控相结合;家长、学生和老师的评价相结合。

六、具体评价内容、方法及标准

(一)识字写字(30%)

1.平时评价(10%)

评价目标:主要评价学生平时作业生字正确书写,正确听写所学生字词。

评价方法:根据作业本所盖标志的个数给予评价。

评价标准:30个及以上为10分,25-29个为9分,20-24个为8分,以此类推。

2、期末评价(20%)

(1)字词大闯关

评价目标:能熟练掌握272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卷面整洁,从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抽取部分进行书写、组词。能区别形近字,会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评价形式:书面测试:看拼音写词语;写出带有常用偏旁的字;形近字、同音字选词填空。

    评价方法:老师评价。

    评价标准:本部分共20分。
标签:


相关内容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标,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