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研组活动记录 《谁的本领大》课例研讨记录

时间:2017-10-1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研讨内容:《谁的本领大》 研讨主题:初探:立足课堂,利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课堂上师生有效的沟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研讨形式:年级组讨论 研讨地点:办公室 组织者: 侯红霞 参加人员: 二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 记录人:侯红霞 内容记录: 一、刘燕燕老师就

研讨内容:《谁的本领大》

研讨主题:初探:立足课堂,利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课堂上师生有效的沟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研讨形式:年级组讨论

研讨地点:办公室

组织者: 侯红霞

参加人员: 二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

记录人:侯红霞

内容记录:

一、  刘燕燕老师就这次上课进行自我评价。

二、教研组成员评课:

侯红霞:该老师围绕这次主题精心设计教学,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融洽,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步步扎实,教学效果很好。由于低年级儿童生活经验少,词汇贫乏,很难讲出完整的句子,因而有些孩子怕开口说话。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学中刘老师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时,两次用到了填空说话练习,比如:让学生说说在风和太阳说了“那还不容易!”、“看我的吧。”后,它们俩会怎么想呢?如果让学生直接说,他们很难把话说完整。老师就给出了一个填空的形式:要比这个,那可是我的(

  ),我只要( ),这小孩还不(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一种说是风的本领大,一种说是太阳的本领大。但学生把话都说完整了。

徐冉冉:刘燕燕老师这堂课教师不局限于仅仅让学生学会字,而且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识字方法形式多样,有形象描述法、实物观察法、字形对比法等,非常适宜低年级小朋友的认知水平。将字词的学习与课文的学习非常巧妙的结合到了一起。把握住了“低年级段以字词为重点”的课程目标。字词理解在本课中占的比重较大,方法也很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利用演一演的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陈雪婷:这篇课文极富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中,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巧妙的结合进行了融合。如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选一、两个词进行造句练习;重点抓了两处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入到角色,更好地体会蜗牛当时的心态,进而体会到课文的寓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高效的言语活动。

肖慧玲:这节课教学设计严谨、内容丰富充实,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这短暂的40分钟背后下了大功夫。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地是识字教学。两位老师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很好的将识字、解词、学文结合在了一起,这样不仅掌握了生字的写法,同时理解了课文,这种教学方法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侯红霞:是呀,一节课好上,但是一节好课不好上,这40分钟需要我们太多的思考和功夫,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实践、反思、总结,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谁的本领大》课例研讨记录

                             二年级语文组
标签:


相关内容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1.试卷所呈现的特点: 本份数学测试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试题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假期马上就要来临,如何让孩子更有效的利用这段时间,需要家长们用心地来考虑这个问题。对于偏科的孩子这段假期时光更是珍贵不已。好多家长都反映,女孩子的数学科目总是一大难题,今天来分享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并不难,只是知……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