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作业建设——培训会发言稿

时间:2017-11-0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过去语文课堂教学偏重讲解分析。在这种模式下,“作业”一词一般指要求学生在课外或回家后完成的书面作业。现在按课改精神和语文课标要求,语文课的“活动”,除课堂上师生互动外,还包括课内练习、家庭作业、课外实践等。本文中使用的“作业”一词是广义的,

过去语文课堂教学偏重讲解分析。在这种模式下,“作业”一词一般指要求学生在课外或回家后完成的书面作业。现在按课改精神和语文课标要求,语文课的“活动”,除课堂上师生互动外,还包括课内练习、家庭作业、课外实践等。本文中使用的“作业”一词是广义的,涵盖了上述几方面的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业的设计应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我对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尝试,着眼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致力于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现简要介绍几种类型的作业。

一、口头型作业

“口头型作业”着眼于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注重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言语素质,还语文教学姓“语”的本色。

1.朗读,背诵。这是我国语文“厚积”的传统经验,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还课堂琅琅读书声”是近几年小学语文教改的呼声之一。布置作业时,教师从课本中和课外读物中选择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段或全文,让学生将其读对,读顺,读好,熟读,背诵,利用每天晨读时间,进行练习,当众背诵,并加以评析。将课标中推荐的优秀诗文分解到各个阶段引导学生诵读并养成诵读的习惯。如学习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单元后,组织小学生举行“祖国在我心中”诗歌朗诵演唱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诗文、诵诗文、唱诗文、颂祖国的感情,促进了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此外,分角色朗读也是一种好形式。

2.讲故事,演讲。小学课文故事性强的内容很多,学完后布置讲故事,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扩编,创意,加上手势,配上音乐,讲给老师、同学、家长听;演讲侧重于学生学有所思,有所感,以见闻为主要内容进行演讲,我口说我心。课后布置注意身边的事,每节课前二分钟演讲,促使学生观察、思考、搜集、整理。

3.读书汇报。要提高阅读能力,只读课文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教师布置阅读题目,让学生课后查阅,去读书、读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读书汇报,汇报题目,谈谈内容,说说想法皆可。

二、作品型作业

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创作、展示的形式,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适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1.办手抄报。这是一种综合性作业,融图画、文章、编排、书写于一体,每周根据学习的课文,看的课外读物,办一期手抄报,汇集成册,给学生开辟展示语文综合素养的小天地。

2.轮流日记。每小组设一本日记,小组同学轮流记上自己的一篇,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日记本成了一本“书”,每名同学既是作者、编辑,又是读者。

三、活动型作业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自由活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深化内容,运用、巩固知识,以达到拓展延伸的效果。

1.编演课本剧。有些课文故事性强,情节适于表演,教师就布置学生课后分组表演。让学生学后自由结合表演,既增强了课文的艺术感染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2.演示操作。这种作业是课文内容的形象再现,再现过程中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和谐发展。

3.搜集整理。主要是让学生在预习时,搜集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图片、书目等。学课文后也可布置这种作业,以拓宽视野。如教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课前让学生查阅周总理的资料,阅读关于他的故事。全班搜集整理,概括周总理一生。课上组织交流汇报,课后布置了继续搜集查阅的作业,学生走进了阅览室、图书室,进行查阅,集思广益,整理出《人民的好总理》小册子。

4.游戏,参观,观察,访问。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教学《山中访友》、《观潮》等课文,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习《詹天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引导学生调查各个时期的爱国人士,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平时,还可适度引导学生走入工厂、社区、园林、军营等,让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观察、记录、访问,开展好体验教育;参观游览后要进行讲述、介绍,写感受,用图文记录参观游览过程等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四、探究型作业

即专题性作业,从范围与力度上有别于前面三种类型,是就突破课本、联系生活、挖掘资源开展语文系统性学习而言的。这种作业,从内容方面来说,可根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社会中的焦点问题,学习中的难点、趣点问题等,对生活、社会、大自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究;从实施上来说,可在学期开学时组织学生自由申报活动课题,根据学生的申报情况确定课题的范围、内容、成员,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由各小组成员制定好活动方案,分阶段展开研究,也可根据教学进度随机布置;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是一周,一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根据探究问题的内容、难度、发展而定;从实践主体来说,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也可以以班为单位开展,可以是师生合作,甚至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参加。

语文综合性学习较适于采取这种形式。如组织学生针对自己的居住地,编写以《村名的由来》、《家乡的发展》等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方案;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编排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作业设计的重要参考。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突出的特点,结合教学进度,师生精心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互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开辟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以上语文作业形式在使用时,要注意互相交替,不可长时间于某一种,且要针对学生兴趣、学习内容灵活运用。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还有别的分类法,从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方面来看,可分为合作性作业,如分角色朗读,编演课本剧;集体性作业,如参观访问;独立性作业,如背诵,读书汇报,诗文配画等。从作业效果目标方面来看,有巩固性作业,如读、记;有拓展性作业,如查阅、搜集;有创造性作业,如制作、演示。从作业的设计方面来看,有教师精心布置和学生自主选择,互相设计、评价等形式。

总之,作业设计吸纳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遵循了活动性、实践性、自主性、鼓励性原则,杜绝了机械性与重复性,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作业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标签:


相关内容

小学四年级下期数学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四年级下期数学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1.优势亮点分析(可以结合数据和统计图) (1)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从各题的得分率可看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2)概念判断、计算乐园正确率较高; (3) 三角形的分类、第五大题技能展示台学生做的很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 (4)解决问题的……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1.试卷所呈现的特点: 本份数学测试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试题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假期马上就要来临,如何让孩子更有效的利用这段时间,需要家长们用心地来考虑这个问题。对于偏科的孩子这段假期时光更是珍贵不已。好多家长都反映,女孩子的数学科目总是一大难题,今天来分享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并不难,只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