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学论文浅谈“班班通”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7-11-3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班班通”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一些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设备也逐渐地走进校园。“班班通”设备的应用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一片生机,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班班通”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一些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设备也逐渐地走进校园。“班班通”设备的应用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一片生机,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恰当的运用“班班通”设备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学习知识。它不仅能利于组织合作学习 ,还可以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为创新教育开辟了道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班班通”设备  教学实践
新数学课标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014年,随着我们学校新校舍的建成,上级领导给我们学校配备了“班班通”设备。该设备集图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给过去生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半年的课堂实践,我想谈一谈自己利用“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班班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此,运用“班班通”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我特制一组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对比的春夏秋冬投影图片。上课时我让学生观察投影图片,并让学生说出每年看到的春夏秋冬各季节的特征,学生说出了各季节依次的变化。这时我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春夏秋冬各季节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像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研究《找规律》。”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画面:周末,同学们去野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来到了郊外,贴近生活化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跟着提出问题:“把8个香蕉和4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学生回答后,动画演示分得的结果,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平均分”,加强了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概念的理解。接着提出:“把一个生日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演示“一半”,提出“一半”用什么数来表示?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分数的认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恰当的运用“班班通”设备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学习知识。
二、运用“班班通”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教学内容。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数学课本中抽象的知识不易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架起一座由抽象到具体的桥梁。如:在教学《相遇问题》这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动画:有两辆汽车,由动画显示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如果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课件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我通过一个小小的Flash动画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的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又如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往往对每个面的长和宽掌握不好,利用 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点。先出示整个长方体立体图形,然后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动作效果,将其展开,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很清楚地掌握每个面的长和宽。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致使学生感到枯燥而乏味,现在利用“班班通”则能够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能将你想说说不明、想画画不准的内容迅速直观地展现出来,既节省了时间,又给教学带来了很多捷径。同学们在欣赏图形的变换过程中不仅潜意识地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还看得清楚,想的明白,学的透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三、运用“班班通”有利于组织合作学习。
在一节数学课中,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独应用在整个教学系统当中,而是与老师的讲解、示范、提炼或概括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也不是作为课堂组织形式的点缀而存在的。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随手拈来”,“动辄合作”。这样,只会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大大降低。所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需要我们认真组织、正确引导。在教学中有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让学生不盲目的合作或者展现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当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后,一组一组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往往会出现学生表述时别人听不明白的现象,那此时教师利用课件形象生动的把学生的想法展示出来,减少了合作学习后汇报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标签:


相关内容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文章欣赏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的体现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 梁凤志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事事。所以有正确的生本意识,才有可能实现生本……


小学四年级下期数学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四年级下期数学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1.优势亮点分析(可以结合数据和统计图) (1)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从各题的得分率可看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2)概念判断、计算乐园正确率较高; (3) 三角形的分类、第五大题技能展示台学生做的很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 (4)解决问题的……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2015-2016学年下期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1.试卷所呈现的特点: 本份数学测试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试题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