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段考试卷分析

时间:2017-12-0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六年级语文上册段考试卷分析 冯坡中心小学潘叶丹 一.成绩分析 这次的段考共37人参加,90以上9人,80分以上11人,70分以上2人,60分以上1人,不及格14人。总分2469,平均分66.72.属于两级分化较为严重的状态,而不是良好的倒三角型。 二.试题分析 这次的试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段考试卷分析
冯坡中心小学  潘叶丹
一.成绩分析
这次的段考共37人参加,90以上9人,80分以上11人,70分以上2人,60分以上1人,不及格14人。总分2469,平均分66.72.属于两级分化较为严重的状态,而不是良好的倒三角型。
二.试题分析
这次的试题从字词句段篇等五方面,进行考核,试题立足于课本又有相对的提高,是一张很好的试卷,适合于六年级的学生。
第一题是同音异形字的考核,因为在平时生字教学的时候,本人就注重于形近字的比较与记忆,所以这道题学生完成的很好,只有经营的“营”字错得较多。
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朦胧,邀请,静谧。魁梧,眷恋,等词语是“读读写写”中常听写的,所以准确率达95%。
第三题是按查字典的知识填空。容易出错的是“无所适从”中“适”的解释选项,有些学生选了1相合;符合,而不是4去;往。究其原因应该还是学生对于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所以今后在教学中,还是要抓住训练以各种方法解释词语的能力。
第四,五.六都是源于课文的填空,有词语搭配,选择关联词填空,和根据意思写成语,这些题学生完成得较好,但是仍有个别同学粗心地把“即使”写成了“既使”把“不但……而且”写成了“不但……还”。
第七题按要求写句子,第一小题“用艰巨的反义词写一句话”错得最多,只有10位同学做对了。“艰巨”的反义词为“轻易”,没有一位同学想到,只想到了“容易”。以后再教学中,还是要教给学生比较词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第八题是联系课文填空答题。学生回答的准确率较高,说明平时的课文分析学生们还是理解的,但个别学生还是出现了不细心的情况,把两个母亲的思念写成了一个母亲的思念。
第九题是阅读题本文贴近于学生的生活现实,母爱也是个常谈的话题所以学生容易理解短文,回答的准确率较高。
第十题习作“关爱”为话题的作文长些,这次的习作如果写自己关爱他人的幸福就更好了。学生的习作存在的问题很多:1题材不新。2细节描写不能打动读者.3不会在结尾写一写自己的感受。4文章结构不严谨,还有些语句不通的现象等等。习作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三、今后教学整改措施
1从卷面上看,有的学生书写规范、端正,卷面整洁,令人赏心悦目;有的学生写字歪歪扭扭,糊涂潦草,乱涂乱改,多一笔或少一画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今后要特别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比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或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摘抄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培养积累词句段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语言,以运用促积累,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4多练笔,写一写日记和感受,在练笔中培养细心观察,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标签:


相关内容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文章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在“全……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文章摘要:古诗词是古典文化的精华所在,是祖国语言的根基,老师们觉得难教、怕教的现象令人深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笔者将“六艺(诵、唱、书、画、演、唱)”与古诗词的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文章欣赏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的体现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 梁凤志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事事。所以有正确的生本意识,才有可能实现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