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信息技术与整合的问题与关键

时间:2017-12-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浅淡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问题与关键 摘要: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在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培养出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信息技术为实现上述

浅淡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问题与关键
摘要: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在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培养出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信息技术为实现上述要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然而,笔者在参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发现,还存在有些教师的教学中教学资源应用相对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课堂上缺乏必要的互动等问题,制约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问题和关键,请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问题;关键
目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的、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环境提供的各种可参与的活动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信息技术为实现上述要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然而,笔者在参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发现,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下面就提出整合的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小学数学整合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资源应用相对单一
数学是一个多元化的立体学科,它渗透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小学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都是现实生活中问題的提炼,所以小学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只把教材、教参、试卷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一般的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备课时的主要资源和媒体是教学参考书,上课时的媒体是黑板、粉笔、圆规、三角板,讲课内容主要是课本知识,学生课下学习的资料是试卷和课后习题,教师们很少接触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更难以制作出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课件。见多方能识广,资源的单一致使教师上课信息承载量少,缺乏动态,过于抽象,这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现代教学理论明确提出,小学生正值天真浪漫、活泼好动阶段,易于把形象具体的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小学数学对于好玩好动的孩子来说相对有些乏味,有些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好几年不曾改变,照本宣科、填鸭式上课,之后就是布置作业让孩子们通过多做题来掌握知识,有的老师上课时也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但是满屏幕都是一些解题技巧,所谓的教学理念就是“熟能生巧”,这种静态的、抽象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三)课堂上缺乏必要的互动
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又包括学生与学习资源和学习媒体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互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许多小学数学课堂上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有的老师会偶尔在多媒体教室借助PPT课件上课,幻灯片的内容呈现大多也是算数和应用题的文字,老师也就是坐在多媒体计算机前“读”课件内容,时而会有一个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图片、动画或声音蹦出,引起孩子们一阵躁动,实质上并没有实现课堂中有效互动的目的。
(四)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及时的交流平台
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强调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等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测量。许多小学数学老师上完课之后把课本上的作业布置完成以后就不再进行其他的工作,认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对学生们的评价也就是通过书面作业和阶段性考试,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疑惑、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和想法关注不够。充分的交流能够迸出智慧的火花,有的学校组织了集体备课来让老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但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仅是局限在一个教研组、一个学校,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没有充分展开。
标签:


相关内容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文章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在“全……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文章摘要:古诗词是古典文化的精华所在,是祖国语言的根基,老师们觉得难教、怕教的现象令人深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笔者将“六艺(诵、唱、书、画、演、唱)”与古诗词的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文章欣赏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的体现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 梁凤志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事事。所以有正确的生本意识,才有可能实现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