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有效整合开阔学生视野
时间:2017-12-3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有效整合开阔学生视野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开发区三0九小学潘小燕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也走进了语文课堂,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势,能有效激活语文课堂,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有效整合开阔学生视野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开发区三0九小学 潘小燕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也走进了语文课堂,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势,能有效激活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感性地认知语文、体会语文的无限魅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设情境 释疑解难 创新潜能 有效整合
【正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也走进了语文课堂,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动感十足的语文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感性地认知语文、体会语文的无限魅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更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也是我们思考的逻辑起点,实践的起跑线。下面就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中的运用。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课堂的精彩,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并要有浓厚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由“要他学”变为“他要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良好的教学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展示画面,电教媒体的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在教学《向往奥运》时,我首先播放了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获得冠军场面的视频片段,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动感的画面使学生仿佛亲临现场,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和震撼。随后自然点题,引出《向往奥运》一文,此时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激发起来,由此提出学习任务,在学生心中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在揭示文章重点时,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重点展现我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勇于为国争光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奥运的无限憧憬与希望,使他们从小就立下好好学习、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体现出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受和向往之情。对第一自然段的朗读,可以利用大屏幕投影再现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场面,激发学生兴奋的情感,让学生用比较高昂、激荡的声调读出作者的兴奋之情;对第二自然段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边欣赏奥运会主题曲,边想象画面,边用舒缓、轻松、神往的语调读出作者对往事的回味和陶醉……整节课下来,学生们兴趣盎然。
这样,现代信息技术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巧用信息技术,化解重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与内容相关的画面,设置一些与内容相关的音乐,提出一些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了巧妙的突破口。
如《草船借箭》中的“神机妙算”一词是课文最后通过周瑜的话出现的,这是周瑜自叹不如的感慨之言,也是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高度概括,光理解“神机妙算”一词,学生很难体会人物的性格,悟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必须放在借箭过程中去理解。故此应围绕“神机妙算”启发思考:在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重点学习借箭的经过,同时配合使用复合投影片。讲“去借箭时”,推上底片。投影出现一支船队连接向北岸开去。“受箭时”,放下复合片,呈现的是船队头西尾东一面受箭的情景。诸葛亮下令调转船头时,把投影片翻过来映出,出现的是船队头东尾西另一面受箭的情景。
投影的演示,使学生看清了借箭的全过程,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引读,学生各抒己见的议论,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井然有序。学生认识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在于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巧谋划,进而体会到,诸葛亮能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他运筹帷幄文治武功的经天纬地之才,及其胸怀天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气魄。借助电教手段,学生迅速地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中。
又如教学《燕子》一文的最后一段时,“有时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绿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学生难于理解为什么是“几痕”而不是“几根”。我就出示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银幕上出现了一幅拍摄电线近景的画面。我提醒学生注意“几痕”“几根”有什么不同,画面在变焦过程中,一下子拉成一幅远景,学生恍然大悟,我接着问:“把停歇在电线上的燕子比喻成‘演奏的曲谱’这样贴切吗?”这时银幕上“几痕”电线上出现几个小黑点——燕子的图示,银幕的一旁又出现五线谱及几个音符,学生脸上出现若有所悟的神情,学生齐声回答“贴切”,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于是,对这个要讲也很难讲清楚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使平面的语文内容形象、直观、生动,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