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师教育叙事 “角”从孩子心中长出

时间:2018-04-1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教学笔记 “角”从孩子心中长出 山东省泰安市桃园镇晒书城小学 张卫波 “起立!”数学课上,孩子们被我这一声“起立”有点搞晕了。他们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立正!”我的口令虽没有体育老师那样有专业水平,但还是比较洪亮的。当

教学笔记 “角”从孩子心中长出
山东省泰安市桃园镇晒书城小学 张卫波
“起立!”数学课上,孩子们被我这一声“起立”有点搞晕了。他们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立正!”我的口令虽没有体育老师那样有专业水平,但还是比较洪亮的。当然了,这口令声中也含着笑意。孩子们也面带笑意的站直了身子。

“向右转!”随着我的口令声起,孩子们终于将我的“口令”当成了游戏的开始,一个个齐刷刷地转向了右边。

“能告诉我,你向右转了多少度?”我终于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毕竟,这是一节数学课,教学内容是“角的分类”,且此时已进入了复习的环节。

“转了九十度。”孩子们争着回答。

“继续,向右转!”孩子们一个个又向右转了个九十度。这时,已用不着我再来问孩子们转了多少度,孩子们在用他们的脚,用他们的心,用他们的目光,真实地体验了九十度也就是直角的概念。

“孩子们,抬起你的脸,眼睛向前看,假如你的目光是一条射线,我们再向右转九十度,好吗?”我下意识的用“目光”物化成学生的思维,使孩子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孩子们的小眼顿时都瞪得溜圆,目光朝前方看去。随着我的一声“向右转”,全班41个孩子,41道充满灵性的目光,在我们的课堂里交织成41个直角。

“请伸出你的手,能用手臂代表你刚才向右转前后的两道目光吗?”还没等我说完,孩子们小手伸得笔直,“直角”从思维的“内隐”又转向了行为的“外显”。孩子们的脸上透着一种学习的兴奋。

当孩子们再一次向右转时,我们又一次面对面。但孩子们的思维已在热力四射的课堂里被激活。“同学们,我们刚才转了一圈,这一圈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的知识呢?”知识建构与整理的主动权,其实还是应交给学生的。

“我发现,转了一圈,有四个直角。一圈共有360度。”

“转一圈,刚好转成了一个周角,一个周角里有两个平角。”

“一个平角里有两个直角。”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他们的感受,叙说着他们自己对数学的思考。尽管一些孩子的语言并不到位,但他们已全身心地融入课堂学习的情境中,真实体验了角的大小,角的移动,角的组合。他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数学思维实现了有效的沟通,体验了数学的美丽。数学学习的魅力,已写在孩子们快乐而幸福的脸上。

课还在继续。孩子们在一种近乎游戏的状态中,转了一个个锐角,又转了许多的钝角,更有那些调皮的孩子,一个急转,就体现了一个“周角”的形成。

课继而转向宁静。当孩子们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一个个“锐角”、“直角”、 “钝角”时,数学思维的快畅,已非常有秩序地流淌在孩子们的笔端。“角”已从孩子们的心中长出,非常准确地迁移到了作业纸上。

我走在教室里,感受着孩子们学习的宁静,感受着一种教育的成就与幸福。是啊,将知识的根,生在孩子的心里,无论是教育还是数学教学,只要“用心”就好。

标签:


相关内容

教学论文 几何直观就是画图策略吗
教学论文 几何直观就是画图策略吗

文章 摘要:几何直观主要是借助图形来展开思维,但更准确地理解,几何直观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其价值不仅是“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更在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预测结果”,它已经跨越图形走向直观,直观思维是它的核心和重点。同时,几……


教师文章 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师文章 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优秀论文 摘要:低年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问题结构特征,找准教学的支点;引领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适度进行拓展和提升,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关键词:低年级解决简单实……


教学一得 探析错因 强本固基── “认识分
教学一得 探析错因 强本固基── “认识分

文章 一次小学数学毕业试卷中,出现了如下一道题:“幼儿园老师把4千克饼干平均分给5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的小朋友分得这些饼干的()/(),分得()/()千克。”经统计,此题平均正确率不到75%。其中,前后两空的答案发生颠倒最为普遍,其次也不乏有把4千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