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三年级 > 数学 > 正文

初三数学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

时间:2016-05-13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初三学习的知识是初中三年学习的汇总,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三数学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知识点归纳】 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

     初三学习的知识是初中三年学习的汇总,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三数学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知识点归纳】  

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 1700+50x=1800, 2(x+1.5x)=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1)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ca=cb  

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
 

       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去括号法则:

  1.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

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 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 合并(把方程化成ax = b (a≠0)形式)

  5.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a(b).

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3. 列:根据题意列方程.

  4. 解:解出所列方程.

  5. 检: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6. 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

有关常用应用类型题及各量之间的关系
 

  1. 和、差、倍、分问题:

  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2. 等积变形问题:

  (1)“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常用等量关系为:

  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

  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2 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体积不变.

  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V=底面积×高=S·h=πr2h

  ②长方体的体积 V=长×宽×高=abc

  3. 劳力调配问题: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

  (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4. 数字问题

  (1)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般可设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百位数字为c.

  十位数可表示为10b+a, 百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 然后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其中a、b、c均为整数,且1≤a≤9, 0≤b≤9, 0≤c≤9)

  (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或2n—2表示;奇数用2n+1或2n—1表示.

  5. 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

  6.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2)追及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3)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标签:


相关内容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ppt课件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ppt课件

初二数学《数据的集中趋势》多媒体教学中,ppt课件的制作很重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数据的集中趋势》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 《数据的集中趋势》ppt课件预览: 观察三视图,并综合考虑各视图所表示的意思以及视图间的联系,可以想象出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图……


三视图ppt课件
三视图ppt课件

学习初三数学《三视图》全面认识和绘制三视图的形状,方便人们对物件的深刻了解。长对正,高平起,宽相等,小编为教师们准备好了三视图的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 三视图ppt课件预览: 在生活中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去看待一件事物,分析一件事情。 数……


投影ppt课件
投影ppt课件

人教版初三数学《投影》对于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做好《投影》的教课准备,下文小编给大家分享《投影》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投影》ppt课件预览: 一个物体放在阳光下或者灯光前,就会在地面上或者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个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