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一年级 > 地理 > 正文

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

时间:2016-07-04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地理这门学科知识点比较复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总结学习经验,学会归纳整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做到有条不紊,以下是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 第一章知识点 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关

  地理这门学科知识点比较复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总结学习经验,学会归纳整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做到有条不紊,以下是初中一年级地理知识点,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
 
  第一章知识点
  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关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与14个国家接壤,与我国隔海想望的国家有6个。我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既临海又临国家的是辽宁(渤海和朝鲜)、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海和越南)。
  5、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经过的省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6、我国疆域辽阔,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7、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高原黄土窑洞。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山峰、溶洞、岩浆、民族村寨------云贵高原
  8、2010年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70亿
  9、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政策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0、中国的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东南多、西北少。
  11、为了使人口的增长 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 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2、我国的民族中 汉族人口最多 ,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 珞巴 族 。
  13、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中部。全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西南 、西北 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大杂聚、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第二章知识点
  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最多山地33% 平原12%)
  4、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我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是世界第一高峰。
  5、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山颠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6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
  7、我国四大盆地:准葛尔盆地(位于最北)、塔里木盆地(中国面积最大)、柴达木盆地(世界上地势最高)、四川盆地(位于最东)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华北平原(产粮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在下图中填写我国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用不同的颜色描出地势三阶阶梯的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8、第一阶梯(4000米以上)与第二阶梯(1000~2000米)分界山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三阶梯(500米以下)分界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9、我国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时间上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年际变化大;空间上降水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分布总趋势: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0、我国冬季最冷的是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夏季最冷是青藏高原。我国气温分布的趋势是:从南向北降低。
  11、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1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很明显雨热同期;非季风区,夏季风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夏季风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原因,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洪涝、台风。季风区的界限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也是天然分界。冬季风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带来的灾害 寒潮。冬夏季风的比较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冬季风陆地(蒙古-西伯利亚)偏南风寒冷 干燥大夏季风海洋(太平洋,印度洋)偏南风温暖 暖湿小
  13、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4、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植被由东向西分别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15、秦岭和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河流有 结冰 现象。
  16、塔里木河 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是最大的淡水湖。年径流量最大的是长江;结冰期最长的是黑龙江;含沙量最大的是黄河。17、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18、我国气候类型: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19、长江的开发(1)概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有“黄金水道”、“水能宝库”之称;上、中、下游的分界线是宜昌和湖口。城市:①上海 ②南京 ③武汉 ④重庆 水利工程:葛洲坝、Ⅱ长江三峡 湖泊:A、鄱阳湖,B、洞庭湖(2)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上游河段。目前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的上游,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还具有发电、灌溉、航运、淡水养殖、旅游等作用。(3)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长江洪涝频发的原因:降水集中于夏季,长江的南北支流众多;人为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湖泊的蓄洪能力下降。建国以来重点治理了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疏浚长江河道,加强港口建设,提高长江的运输能力。(4)长江流经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长江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0、(1)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河南旧孟津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2)黄河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黄河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3)黄河主要功能:灌溉 利用和防治:上游:修建水利枢纽(电站),中游:植树造林下游:修建分洪泄工程(水库)
标签:


相关内容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和地图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葡萄牙的航海家 麦哲伦 率领的船队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模型叫地球仪。人们用颜色、……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洲和大洋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洲和大洋

《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汇总 1、地球?水球?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陆地则被还有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 海陆分布: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一……


初中地理章节知识点总结之我们生活的大洲—
初中地理章节知识点总结之我们生活的大洲—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一、自然环境 1、世界第一大洲 ⑴地理位置 位置 半球位置 主要分布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与其它大洲的分界线 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