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
初中一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地球仪若干个,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另备其他材料 教学方法:讨论、分组观察、比较、实验 课时: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在晴朗的白天可以看到太阳像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怎么样 我们自己却看不见,只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个巨大球体的呢?今天我们能在自然界中找到那些证据证明地球是球体呢?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读图』读图1.1“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了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过程。 『分组活动』(1)在地球仪上模拟“海边看船”,记录自己的体验,去过海边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2)对比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3)观察图1.4月食照片,古铜色影子(即地球影子)的边缘呈什么形状? 『讨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凭借这些证据能不能肯定地球是球形?为什么?(海天一色、站的高看的远等;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的结果可能相同)
『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图文和地球卫星照片,了解人类由猜想到实践,最后科学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设问』用那些资料数据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 『读图』图1.2“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圆球体
『猜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大河和高山。
(地球仪)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分组观察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那些主要的不同? 『小制作活动』参照课本,分小组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小地球仪。 『评比』展示学生的制作品,并评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1978年4月8日,我国“团结号”海轮在海面上起火,它马上发出呼救信号, (展示学生制作的空白地球仪)假设“团结号”在A点,你能报告它的位置吗?救援船只怎样才能准确而又迅速找到“团结号”呢? 【观察】地球仪表面是否有些弧线及其标注的度数,它们分别叫什么名称?有什么作用?
三.纬线和经线
【分组活动】观察地球仪,读课本P6图1.10/1.11和P7图1.12/1.13,讨论完成经纬线的比较表格。

(注:表中粗体字为教师事先给出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前六项的填表) 【教师指导】在地球仪上找出两极点的纬线特征及低、中、高纬三个区域的划分,明确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课后作业】学生在制作的小地球仪上标出0°经线、180°经线、20°W、 160°E;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点
【难点解决】度数变化规律
1.(立体转化为平面)每位同学准备一张长条形白纸,用直线划好经纬网,并依次标好度数,用彩色笔区分东经线和西经线。观察并总结出纬度和经度变化与方向的关系。 2.(平面转化为立体)将纸条围拢成纸筒,理解180°经线两侧与0°经线两侧东经和西经相反的难点。
【设问】有了经纬网,我们现在能确定“团结号”的位置了吗?
(33°49'N、137°03'E)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设问】要说明一个地点的确切位置应如何表述?
【教师板图】画一个经纬网略图,引导学生确定图中各点的经纬度,学习经纬网定位的方法
【游戏】假设课室座位为经纬网,第一小组(列)每人发一张标有纬度的卡片,第一横排每人发一张标有经度的卡片,有卡片的同学举高卡片让大家看清每一排是那一条纬线,每一组是那条经线,每个学生据此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学生中进行说位置接力赛。
【活动】①试着表述下列地点的确切位置:北京、广州、伦敦;②给学生“团结
号”的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找出“团结号“的位置;③利用课本给出的两个资料继续练习经纬网定位。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课本P8的活动题。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上课课件,更多初中一年级上课课件请搜索本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