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 用心品味诗歌意境和形象语言; 3、 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3分钟) 师:(出示诗人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 用心品味诗歌意境和形象语言;
3、 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3分钟)
师:(出示诗人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 、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品有:《长恨歌 》、《琵琶行》等。
长庆三、四年间,白居易任
杭州剌史。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 。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着诗人。在任期间,他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湖光山色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尽情欣赏钱塘湖的美丽景色。
请注意: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
二、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3分钟)
1、 学生自读诗歌
2、点名朗读,同学纠正,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3、齐读生字两遍
4、师范读诗歌: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读诗也是讲究技巧的,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诗歌,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标出韵脚。
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画出的节奏和韵脚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请迅速更正。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
5、齐读诗歌一遍
现代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种幸福吧!请同学们一齐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四、 二读课文,理解文意。(8分钟)
1、请放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然后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组内不能理解的举手问老师。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意思。
2、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将学生有疑难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小组接力翻译诗歌
4、全部讲完,学生齐读诗歌一遍。 注意:边读边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表现的意境。
五、 三读诗歌,深入理解内容(6分钟)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思考:
1、诗人是按怎样的线路春游钱塘湖的?
答案: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游踪:从孤山寺的北面到湖东的白沙堤。
2、作者选取那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美?从所写景物来看,诗歌描绘的是西湖春天什么时节的景色?
答案: 水、云、早莺、新燕、花、草;春水初涨平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歌唱、燕子啄泥衔草忙着建造新巢、春花鲜艳美丽令人眼花缭乱、春草生机勃勃刚刚没过马蹄。早春 。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从课文哪句诗中直接表现出来?
答案: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从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可以看出。 (分析过程:1、让多名学生回答,并从诗中找出词句作证;2、.其他同学加以补充;3、老师引导辨析)
3、再读诗歌,要求读出喜爱和赞美之情
六、 四读诗歌,品味欣赏 (5分钟)
1、师:大诗人白居易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如在画中游,是因为他极为讲究对语言的锤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诗歌中的语言。思考:你认为诗中那些词和句用得好?为什么?
采用:“我认为---------------------这个(些)词用得好,因为它写出了------------------------------------------。”或“我最喜欢------------------------------这一句,读了这句诗 ,我仿佛看(听、感受)到了 ---------------------------------。的句式交流。
几处写得好,
谁家用得好,
乱字用得好,一个乱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初春花儿竞相开放的勃勃生机之态。
浅字写
......
2、学生进行赏析,师适时点评、鼓励。
3、深入欣赏诗歌: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神往。同学们,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那早春的西湖。(播放西湖美景的图片,配乐朗诵让学生冥想回味)
七、课堂训练(5分钟)
1、小试牛刀;用你自己的语言写一写白居易笔下早春的美景。
请自由朗诵诗歌,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感情地背诵。
2、学生自背 。
3、学生齐背。
八、结束新课(1)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钱塘湖春行”就要结束了,请不要忘记风光秀丽的西湖;不要忘记妙笔生花的白居易;同学们,请伸出你们的双手,用我们的真诚,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老师!谢谢大家!下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