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和教案说课稿
时间:2016-08-25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次
核心提示:一、 说教材:人教版教科书七上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的作品.编者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进而热爱生活、体味人生。 二、说学情:初一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
一、 说教材:人教版教科书“七上”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的作品.编者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进而热爱生活、体味人生。
二、说学情:初一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
三、说目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感知”和“重点探究”。本课的整体感知可以通过回答“问题链”和复述故事情节来完成。重点探究可针对题目、文中的重点细节和最后一段的有关语句去探究其深刻含义。
新课标还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要求自己学生言之成理地说出他们对文中人物的看法。这是将课文阅读和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尝试。它有助于综合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我把本课的目标制定为:
1、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口语表达能力)
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4、言之成理地品评人物(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5、激发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四、说教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四步一导”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更生动,有活力。
五、说教学过程:
1、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成果汇报,利用导学案
3、学生再读课文,教师指导,准备故事复述
教师指导环节设计了三个问题,为学生复述故事做准备,都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①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②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出与六要素相应的内容。(学生独立思考、回答,课件展示)
复述故事: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口语表达能力
4、合作学习:设计两个问题,重点阅读、探究文章第16-22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5、体验反思,感悟生活:这是课堂的延伸,对生活的感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