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一年级 > 语文 > 正文

次北固山下教案

时间:2015-12-07 来源:未知 作者:liudongnv 点击:

核心提示:小编上一篇为学生们整理了对《次北固山下》读后感,大家已经了解了这首古诗作者要表达的思乡情感。但有的教师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学生的把握不够,小编就特地为教师们整理了初一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供教师们参考写作。 《次北固山下》教案:

  小编上一篇为学生们整理了对《次北固山下》读后感,大家已经了解了这首古诗作者要表达的思乡情感。但有的教师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学生的把握不够,小编就特地为教师们整理了初一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供教师们参考写作。

  《次北固山下》教案:

  一、作者简介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712年~713年(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717年(开元五年)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721年(开元九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729年(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二、注释

  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北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青山:指北固山。

  5.行舟:乘船前行

  6.绿水:长江

  7.前:向前航行。

  8.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9.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10.风正:风顺(而和)。

  11.悬:挂。

  12.海日:海上的旭日。

  13.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14.旧年:未尽的一年。

  15.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6.乡书:家书(家信)。

  17.归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8.边:唐代口语,义同“处”,泛指某处。

  19.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三、译文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

  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四、诗歌赏析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3、这是 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品;体例上属于_____诗,内容上属于_____之作。

  《次北固山下》是唐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律诗,内容上属思乡之作。

  4、解释加点词语。

  ①次北固山下 次: ②客路青出下 客路: ③乡书何处达 乡书:④海日生残夜 残夜

  ①次:旅途中暂时停歇 ②客路:旅途 ③乡书:家信 ④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5、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答:顺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

  7、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 “鸿雁传书”或 “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答:从江苏镇江市北寄向河南洛阳 向西北方向

  8、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家信怎样寄给故乡的亲人呢?北归的大雁正飞向洛阳城边。

  9、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客游他乡思念故乡

  10、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①喜欢“首联”。 喜欢在青山绿水中泛舟的感觉。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②喜欢“颔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③喜欢“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喜欢太阳从天际徐徐升起的意境。(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的。

  ④喜欢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喜欢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意境。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11、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等)

  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① 透露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④“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

  ⑤太阳冲过黑夜迎来新的一天,春天到来迎来新的一年。说明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解体上建立的。

  13、这首诗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景物:路 青山 行舟 绿水 潮 岸 白帆 海日 和风 夜 春 归雁等。

  14、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阔"换成"失"好吗?为什么?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不好,“阔”写出了潮水漫无边际涨,江面也变得宽阔了,风势正顺,船帆高悬,一轮旭日升起,而“失”达不到这种效果。

  15、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来形容中国当前的形势:社会发展稳定,人民充满信心。前人评价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它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妙在: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标签: 初一语文


相关内容

散步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散步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


狼ppt课件
狼ppt课件

初一语文课文《狼》涉及知识面广,这则故事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狼具有相似处,狼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本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轻松的传授《狼》知识点给学生,小编整理了《狼》ppt课件,欢迎大家点击下载阅读。 《狼》ppt课件内容预览: 狼之起源 生……


马ppt课件
马ppt课件

初一语文课文《马》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轻松的传授《马》知识点给学生,小编整理了《马》ppt课件,欢迎大家点击下载阅读。 《马》ppt课件内容预览: 《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范希衡译。本文作者布封(1707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