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一年级 > 语文 > 正文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

时间:2015-12-28 来源:未知 作者:liudongnv 点击:

核心提示:人教版初一语文《孙权劝学》是一篇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阅读《孙权劝学》这篇课文,请参考下文小编整理的阅读理解习题以及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孙权曰:孤

  人教版初一语文《孙权劝学》是一篇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阅读《孙权劝学》这篇课文,请参考下文小编整理的阅读理解习题以及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孙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不记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员。

  《孙权劝学》阅读习题:

  1.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以其境过清

  2.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⑴但当涉猎( ) ⑵蒙乃始就学( )

  ⑶与蒙论议( ) ⑷卿今者才略( )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2分)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 ⑵ 悔不穷问 穷:

  5.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6.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

  1.A、用或拿,B、C、D三项的意思为“因为”,所以选A项。

  2.(1)“涉猎”古今义一样,意思都是“广泛的阅读”。(2)“就学”中“就”的意思为“靠近”,在此意思为“从事学习”。(3)“论议”不是“论议大事”,而是“谈论”的意思。(4)“才略”古今义一样,意思为“才干和谋略”。

  3.“岂”是“难道”D鞥意思,“治”是“研究”的意思,“为”是“做”的意思;除了这几个关键字的意思外,在翻译时,还应该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与准确。

  4.(1)“佯”古今义一样,意思为“假装”。(2)“穷”的意思再古代理解为“穷尽”,不能理解为“贫穷”。

  5.“怒”是“对----感到愤怒”的意思,“诘”是“责问”的意思,“遂”是“就”的意思;除了这几个关键字的意思外,在翻译时,还应该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与准确。

  6.吕梦正对待别人的指责,没有在意,反而说“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这表明他对待别人应宽容大度 ,不应当过分计较和容不下他人。

标签: 初一语文


相关内容

散步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散步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


狼ppt课件
狼ppt课件

初一语文课文《狼》涉及知识面广,这则故事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狼具有相似处,狼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本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轻松的传授《狼》知识点给学生,小编整理了《狼》ppt课件,欢迎大家点击下载阅读。 《狼》ppt课件内容预览: 狼之起源 生……


马ppt课件
马ppt课件

初一语文课文《马》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轻松的传授《马》知识点给学生,小编整理了《马》ppt课件,欢迎大家点击下载阅读。 《马》ppt课件内容预览: 《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范希衡译。本文作者布封(1707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