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和教案说课稿

时间:2016-08-09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琵琶行》,我打算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 http://www.5ykj.com/Health/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里的一篇课文。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琵琶行》,我打算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 <http://www.5ykj.com/Health/>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里的一篇课文。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需要联系不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养成诵读的习惯,记诵有代表性的诗篇及名句。《琵琶行》一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欣赏作者以形象比喻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 情感目标: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
  3.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以及其中对音乐描写所使用的比喻
  2.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
 
  二. 说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局部细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整体概括为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研究性学习,这些会在说教学过程中详细展现。
 
  三. 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有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体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师生的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四. 说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导入课文
  在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前,播放《琵琶行》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并且在听之后让学生描述下自己所听到的音乐,在师生互动中导入课文,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与刚刚听到的音乐有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正式进入课文学习。
  (二)分析课文
  《高中语文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本梗概,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1、听老师朗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给学生五分钟自己反复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内容?
  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
  2、一节课里的最佳时间(20——25分钟)用来讲讲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文章主要通过“三奏”和“三感”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我就从这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问题教学法”,他认为这个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对课文的分析中,我主要用了这个方法。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到答案:这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悲凉哀怨)
  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然后我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2.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3.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c,侧面烘托的手法。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让学生自己品味通过侧面描写烘托音乐的感人。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学生在文中不难找到。
  在第一次感悟中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节,是文章的难点部分。
  需要同学互相讨论,自由的表达在这一部分所感受到的作者感受。这一部分阐明了文章的主题。诗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华和遭遇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
  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要学生回答: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3、到这里全文的分析结束,下面我讲讲文章的小结。
  全文结束后,设计提问:诗人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遇之时便已经听出了音乐中的情感?(过渡到白居易的处境)
  学生分组讨论,交换意见。最后我总结:
  A、 白居易的身份:被贬的官员,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这一点与琵琶女的“不得志”有相似之处。
  B、 秋天,“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落寞。而且白居易自己的居住地极少数听到如此优美的音乐声,所以使他心生感悟。
  小结: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赠之。
  (三)总结本诗写作特色
  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本诗的写作特点,并请学生找出例句加以说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板书归纳:
  (1)明暗结合。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衬虚实相生。情绪表现波澜起伏,过渡自然。
  (2)情景交融。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3)对音乐描写的手法出神入化,结构严整,每句的字数相当,读之朗朗上口。
  (四)教学结果预测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归宿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预测,既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期望,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自我把握程度。应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方面做出预测。学生认知:通过课文的学习,积累更多的文言词汇,同时了解音乐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学习了明暗线结合以及侧面烘托的更好变现效果。
  能力发展:学会将学到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写作中,增强自己文章的感染力。
  (五)作业
  让学生背诵第二段,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标签:


相关内容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原文及作者汪国真个人简介、课文赏析等内容有大瀚教育小编整理发布,装载请注明出处。 《热爱生命》全文 作者: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


话剧《雷雨》剧本
话剧《雷雨》剧本

以下是完整版话剧《雷雨》剧本,《雷雨》成功地运用了悬念这一艺术手法。剧作的人物只有周家和鲁家的8个人,但人物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曹禺善于在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展开人物关系时,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完整版请点击下面链接下载查看。 话剧《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