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及教案说课稿

时间:2016-08-29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一、说教材和学情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定风波》的教学设计,接下来我说教材和说学情,《定风波》作于他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一路上突遇大雨而未带雨具因此淋雨,言似简,意实丰;景

  一、说教材和学情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定风波》的教学设计,接下来我说教材和说学情,《定风波》作于他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一路上突遇大雨而未带雨具因此淋雨,言似简,意实丰;景虽常,理却浓。可谓理趣盎然,启人心智。尤其是作者工于炼字选词,比如“独、遂、轻、任、微、归”等字,“莫听、何妨、吟啸、竹杖、芒鞋、一蓑”等词。这些字词分别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作者守德超然的道家风骨、希望在前的儒家态度、无常归心的佛家思想。本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在高一上阶段,学生在必修一学习了现代诗歌,必修三了解了唐诗。存在着以下现象:⑴优势是已具备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⑵不足是阅读量少,人生阅历浅,难以深刻体会苏轼的复杂情感
 
  二、说教学三维目标和重难点
  钱理群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这句话用于评析中国古典诗词是最为妥当的。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这一种独具魅力的灵性风韵,最能够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思,最具表现力和画面感的文学形式。必须在课堂上突破传统的被动的听记和机械地做题,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本词写作背景和苏轼生平与思想;学习其表现手法。2.能力目标:(1)、 学习“知人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2)、抓住关键字词,感知本词的盎然理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引导学生正视人生旅途上的“风雨”,塑造健全的人格。
  新课标将诗词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在“了解诗词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高人生境界”的层次,鉴赏唐诗宋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觉它艺术境界的美妙。结合本词特点,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形象。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和本词的盎然理趣。
 
  三、说教学法
  确定本课的教法是: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引导,交流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是分为四个部分,一、诵读感知:诵读诗歌,感知感情基调;二、自主学习:知人论世,理解“风雨”的象征含义。三、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思想内涵,走进苏轼的旷达世界;四、个性解读。下面就教学流程中的具体环节展开说明。
  (一)、激发学生的再一次探知的兴趣,是一节课开好头的关键,于是我用创设情境去导入,借用一位叫刘艳琴的女子的一段话,究竟是什么人格魅力痴醉于现代女子,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朗诵这首词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检查学生的朗诵情况,感受学生能不能读出这首词的旷达。再通过多媒体的名家朗诵进行指导,选出最佳朗诵能手,给予小小的鼓励。
  (二)、新课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主要借用以下几个问题来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词前小序说了一件什么事情?词中“料峭春风吹酒醒”,苏轼为何喝酒?2.“风雨”有什么内涵?
  两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人论世的能力的运用,结合学过了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会谈到乌台诗案,谈到苏轼的贬谪,此时教师作补充,乌台诗案和苏轼的“二高三出”。
  (三)、新课标明确规定,“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环节3主要运用合作探究和教师引导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是最好的方式,分为三大组,学生选取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讨论、争辩。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预设了以下三个问题:1、苏轼靠什么来抵抗人生的狂风暴雨?2、雨停了,苏轼人生中的一场大雨暂停了,在这场大雨过后,苏轼对人生法风雨有了怎样一种新的认识呢?3、如果我们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四)、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此时教师是一粒火星,要点燃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在思想火花的碰撞出与苏轼的共鸣。个性解读这个板块,我设计两个问题,1.苏轼到底归向何方? 2.当我们也突遇人生的风雨之时,我们该怎么面对?此时主要是采取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选取优秀组员进行代表发言,学生会想到这一系列的“归”
  (五)、于漪说:“课的结尾部分要增添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留下难忘印象。”最后在齐读声中完成本课的学习。
  (六)、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标签:


相关内容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原文及作者汪国真个人简介、课文赏析等内容有大瀚教育小编整理发布,装载请注明出处。 《热爱生命》全文 作者: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


话剧《雷雨》剧本
话剧《雷雨》剧本

以下是完整版话剧《雷雨》剧本,《雷雨》成功地运用了悬念这一艺术手法。剧作的人物只有周家和鲁家的8个人,但人物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曹禺善于在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展开人物关系时,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完整版请点击下面链接下载查看。 话剧《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