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视频在线观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2、抓住意象,体验意境,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力和表达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一、知识与能力:
1、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2、抓住意象,体验意境,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力和表达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读读,议议,品品。
2、 让学生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理解李清照心中的国愁、家愁、情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方法。
难点:
让学生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主,品读法,讨论法,教师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生的发言作好点拨、补充和总结。
教学构想:
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出浓重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得到细腻的情感体验,从而自然而然的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其次,引导学生自己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通过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经历以及他的思想感情,做到知人论世。三、品味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对意象的把握感悟全词的意境和词人的情感 。最后,在拥有细腻情感与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从各自的偶像谈起,引出李清照。
二、研读词作
(一)读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她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18岁嫁与宰相赵挺之子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词风真挚细腻、委婉动人。有的词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她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孤独困苦中走完人生的最后路程。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充满了浓重的哀愁。
(二)朗读课文
1、点名朗读
2、示范朗读
3、集体朗读
(三)读关键句: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愁多 愁深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 |
人的动作、神态 环境的悲凉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四)读意象:文中用到哪些“意象”,传递什么样的情感?
(1)详析“酒”意象的特定属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秋风”意象略讲
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过雁”意象分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
(4)略析“黄花”意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5)略析“梧桐”意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五)读技法:此词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纵观全篇,“乍暖还寒”的天气,晚来的急风,南去的大雁,满地的菊花,梧桐细雨,句句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而句句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情委婉,含蓄韵致。
三、巩固赏析方法:
无 题
秋千飘荡思华年,风流随鹤白云间。
金钗斜插衣懒散,湘妃竹上泪斑斑。
四、拓展训练: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①请找出这首词中直接写作者“情怀”的一句并简析该句在词中的作用。
②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五、布置作业
巩固拓展单
板书设计
声声慢 李清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