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高中二年级上册语文《祝福》教学实录

时间:2015-08-1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完整版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祝福》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祝福》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课前小活动: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孔乙己》文中关于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祝福》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祝福》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课前小活动: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孔乙己》文中关于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学生刚读完,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教师(面带微笑):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这位同学最好的肯定。这位同学的出色朗诵,仿佛把我们带进了咸亨酒店,犹如亲眼见到了孔乙己一样。鲁迅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这种写法就称作“白描”。鲁迅先生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篇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在文中,鲁迅先生仍然采用了“白描”的写法。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节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他塑造人物形象时,紧紧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发展变化的眼睛来写,从而达到以形传神,写出人物的灵魂。文中,鲁迅先生多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通过描写眼睛的发展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的性格及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悲惨命运。她的一句口头禅是“我真傻,真的。。。”,
 
  学生:(同学们哄堂大笑,争先恐后地说)——《祝福》(教师板书题目)
 
  教师:很好,本文的作者
 
  学生(齐说):鲁迅
 
  教师:那位同学起来介绍
 
  学生:(略)
 
  教师:很好,我再强调补充一下,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随后陆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的小说。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23年集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的小说,进一步揭露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
 
  教师:关于作者我们就介绍到这。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2、以“祝福”为题目的深刻含义,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祝福》,那么鲁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出《祝福》的呢?
 
  学生:参考《第二教材》上的背景介绍,起来发表观点。
 
  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文章写于1924年,揭示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帝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加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这篇《祝福》就是作者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鲁迅全集》第一卷《灯下漫笔》)。
 
  教师:很好,请坐。下面大家速读课文,按照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给文章画划分层次,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学生:看书,划分层次,并用铅笔把各部分的内容在书上标注出来。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归总(板书):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3——33)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54——65)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0)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111)
 
  本文是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的。
 
  教师:根据文章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出,序幕之后紧接着就写作了故事的结局,这种写法就是倒叙写法。
 
  教师: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什么呢?
 
  学生(不约而同地说):设置悬念。
 
  教师:这种写法让大家都产生了哪些悬念呢?
 
  学生1:祥林嫂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落到如此悲惨的下场?
 
  学生2:祥林嫂为什么惨死之后,还被鲁四老爷骂为“谬种”?
 
  学生3:祥林嫂为什么死前要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有没有地狱?”
 
  教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下面我就带着问题来看课本。
 
  教师:文章一开头就描写了旧历年底,人们都在家中忙着准备 “祝福”。这与祥林嫂有啥关系呢?文中共写到几次“祝福”?以“祝福”为题,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归总:全文共三次。
 
  第一次“祝福”时,祥林嫂初来鲁镇,是一个年轻能干的寡妇,受到众人的赞扬。
 
  第二次“祝福”时,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她被鲁四老爷认为“败坏风俗”的罪人,不准沾手“祝福”的一切东西,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
 
  第三次“祝福”,祥林嫂已濒于死亡的边缘。在热闹的“祝福”夜里,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怀着对地狱的恐惧悲惨地死去。
 
  祥林嫂死的惨境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整。
 
  作者以“祝福”为题,不仅是把“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更是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剧人物的悲剧性,更能引人警醒。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深了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了解,学会了如何来构思小说,如何通过线索把文章有机地贯穿起来,更好地表达主题,如何运用环境的描写来渲染气氛,增强小说的吸引力。
 
  五.课后作业
 
  鲁迅先生在文中对祥林嫂进行了几次肖像刻画,她每次的变化是否一样,为什么?
 
  请同学们针对上述问题,写一段鉴赏文字,下节课交流。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祝福》上课课件,更多高中二年级上课课件请搜索本站!
标签:


相关内容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原文及作者汪国真个人简介、课文赏析等内容有大瀚教育小编整理发布,装载请注明出处。 《热爱生命》全文 作者: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


话剧《雷雨》剧本
话剧《雷雨》剧本

以下是完整版话剧《雷雨》剧本,《雷雨》成功地运用了悬念这一艺术手法。剧作的人物只有周家和鲁家的8个人,但人物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曹禺善于在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展开人物关系时,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完整版请点击下面链接下载查看。 话剧《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