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高中二年级语文必修三祝福说课稿

时间:2015-08-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一、高中二年级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材分析: 《祝福》是鲁迅小说的经典之作,全面的展现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从艺术角度讲,鲁迅的小说包含了中国古典小说全部艺术手法,并积极的借鉴了当时可以借鉴的外国小说的艺术手法。就本篇而言,涉及了环境描写、

  一、高中二年级语文必修三祝福——教材分析:
 
  《祝福》是鲁迅小说的经典之作,全面的展现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从艺术角度讲,鲁迅的小说包含了中国古典小说全部艺术手法,并积极的借鉴了当时可以借鉴的外国小说的艺术手法。就本篇而言,涉及了环境描写、人物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段,不但刻画精细传神而且意味深长。从思想角度讲,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坛上不多见的以思想性见长的小说家,有的学者认为鲁迅是一个原创性的作家,他首先揭示了许多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不愿揭示也是不想揭示的重大命题,他的作品具有“当下性”。就此篇而言,其中所揭示的人性问题以及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并且似乎愈演愈烈。
 
  二、高中二年级语文必修三祝福——学情分析:
 
  就我的教学经验而言,以往的学生对于本篇小说的细节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体会鲁迅小说的当下性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是非常困难的。这基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不是一个语文教师所能解决的问题。钱理群说过一个人在困境下更容易走进鲁迅,这无疑是正确的,对于一群迷茫的生命而言,走进鲁迅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基于以上的经验,我将整篇文章的重点定位于对细节的分析、体会上,适当的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当下性”。
 
  三、高中二年级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简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初步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小说的内容,归纳本篇小说的叙事特点。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过程:
 
  导入:有的学者说鲁迅的小说是反封建的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这篇小说就是这样一面镜子,他相当全面的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乃至于当代社会中所遗留的还相当丰富的封建主义因素,希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大家能够加深对鲁迅的理解,同时也能更加清晰地看待我们今天这个时代。
 
  一、学生自读课文,根据文本的空行概括小说的情节。
 
  二、归纳小说的叙事特点。
 
  1、  回顾小说的叙述顺序,明确本篇运用了倒叙。(学生能回答)
 
  2、  介绍叙述视角、叙述身份的概念,学生谈谈本篇小说在以上两点上的特点。
 
  (1)       全篇以全知视角写作。
 
  (2)       叙述身份有变化:第一部分是以“我”的身份在叙述(我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但他同时又是全知的);第二部分当中是以叙述者的身份叙述,“我”已经隐去,第三部分可以理解为以卫老婆子的身份叙述祥林嫂的故事也可以理解为叙述者的叙述,第四部分是以叙述者的身份讲述,“我”的身份其实是不明显的,关键是在这一部分中“我”显得并不清晰重要;第五部分是以“我”叙述。
 
  (3)       探究鲁迅为什么这样不断地变换叙述身份?
 
  学生作答,简要点评。(答案没有必要太集中,有点道理就行,这个不是考试要求的能力。但是一门真正的文学批评技能,可以讲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第一部分,培养学生根据细节进行合理想象、归纳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鲁迅的当下意义。
 
  教学重点:分析第一部分,培养学生根据细节进行合理想象、归纳的能力。
 
  教学难点:深入探究鲁迅的当下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变换叙述身份一方面与每一部分的叙述内容有关,另一方面还蕴含了鲁迅对“我”这个形象的特殊态度。由此展开对“我”的分析。
 
  二、             阅读小说第一部分,根据文本谈谈你对“我”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1)       我的身份:一个与村镇大众迥然不同的新派人物,同时在村镇没有家,不赞同旧学,但与村镇又并非完全隔阂,也具有许多人性的共性:喜欢吃吃喝喝,对钱财比较的敏感,对待别人的事不是很负责任,胆小怕事,也冷漠,善于“忘却”。总之,“我”这个形象缺点远远大于优点。
 
  (2)       深入分析作者的用意(老师说):启蒙者的尴尬境界,自己要启蒙别人,但是自己本身就不干净,如何启蒙?如何不失败?如何不可笑?如何不可厌?中国要走出封建如何不难?这种困境在当代社会只不过是换了一副面孔存在而已?中国未来走向如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找出小说第一部分当中描写祥林嫂的语句,谈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外貌——憔悴
 
  神态——失常
 
  语言——关注死的问题
 
  总之,她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
 
  四、             除了“我”其他人是怎样面对祥林嫂的死的?说明了村镇民众怎样的性格?学生回答。
 
  四老爷、短工都冷漠。说明不同阶层身份的人一概冷漠。一个地区如此,茫茫中国也如此,启这么多人的蒙很难。
 
  五、             总结:鲁迅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启蒙者的尴尬境地,说明他很清醒,不是一个盲目的理想主义者,但是纵观鲁迅一生,他一直在启蒙,也说明他有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称之为担荷苦难的精神。每一个合理的时代,宽容的时代都应该有一两个鲁迅一样的人,但我们的时代没有,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还是幸运?
 
  基于这样的写作目的,小说第一部分以“我”的口吻叙述,强化“我”在现实当中的境遇,凸显“我”的尴尬,引人深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利用细节分析小说第二、三部分中出现的人物,重复强化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部分,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二、提问:在这部分里祥林嫂是怎样一个人?从课文里找出依据。
 
  身世可怜,异常勤劳,异常心宽。
 
  说明她没有觉醒的愿望,这不能赖她,她需要生存,要生存就要依附别人,凡是底层的人民都如此,要想启蒙他们就得让他们先生存,启蒙的思想家能给与他们这些吗?值得思考。
 
  三、提问:在祥林嫂失踪之前和之后,四叔四婶的态度如何?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小结:这一部分主要揭示的是一个封建家庭对于一个弱者的残忍冷漠,以及底层民众的不幸与无知,需要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批判的锋芒也不再是启蒙者,所以“我”隐去。
 
  四、阅读第四部分,简要概述情节。
 
  五、提问:这一部分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性格?通过什么写作手法表现的?
 
  提问:四婶的追问表现了四婶怎样的品行?
 
  提问:品味卫老婆子摇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时的内心世界。
 
  小结:这一部分主要是表现了两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命运的态度,故事发生在两个女人之间,因此以其中一个人物的口吻叙述最合适。
 
  如果说第四部分写的是女性世界内部的态度,那么第三部分主要表现的是男权世界对祥林嫂不幸命运的态度,两者在关注点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但是缺少同情是共同的。到此为止,小说为我们呈现出三个不同的世界:“我”的世界,启蒙者的世界;祥林嫂的世界,底层弱者的世界;四叔四婶的世界,权力阶层的世界。这三个世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同门自由发言。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以第三课时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作者所揭示的平民世界。
 
  教学重点:通过细节分析人物。
 
  教学难点:理解鲁迅的当下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联系文本,分析第四部分里面的祥林嫂形象。
 
  二、请学生找出其他的普通民众,分析他们的性格。
 
  可见,在鲁镇人可以分成三个层级,祥林嫂处在最底层,她只有任人奚落,玩弄的价值。这是一个等级如此森严的社会,也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
 
  三、祥林嫂最终是死了,是什么加速了祥林嫂的死?
 
  是四婶在祥林嫂捐门槛之后话语。也就是说直接促成祥林嫂死亡的是权力阶层,表面上看是女性,实际上支配女性的是背后的男权世界,以四叔为典型。
 
  四、思考:又是什么东西支配平民世界和权力阶层的行为?
 
  是封建迷信的习俗。
 
  找出文中的习俗,分析它们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明确:习俗往往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撼动的,启蒙者要想改变中国,改变国民性,其实是以数人之力而敌一国。
 
  小结:作为一个启蒙者,要对抗一个封建势力强大的中国,就是要对抗权力阶层、平民阶层、底层世界,这就是鲁迅对中国当时的现状的深刻思考,事实上这种对抗至今犹存。当代中国民主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追求民主的人们也同样是用一己的肩膀抗那黑暗的闸门,同样也不被权力阶层青睐,也得到民众的不理解,甚至这些民主主义者自身也存在着诸多不民主的东西,今日之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依然是旧日之中国,鲁迅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将继续,100年或是更久。
 
标签: 高二语文


相关内容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原文及作者汪国真个人简介、课文赏析等内容有大瀚教育小编整理发布,装载请注明出处。 《热爱生命》全文 作者: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


话剧《雷雨》剧本
话剧《雷雨》剧本

以下是完整版话剧《雷雨》剧本,《雷雨》成功地运用了悬念这一艺术手法。剧作的人物只有周家和鲁家的8个人,但人物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曹禺善于在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展开人物关系时,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完整版请点击下面链接下载查看。 话剧《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