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必修三语文老人与海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15-08-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高中二年级必修三语文老人与海【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形象特征。 2、了解《老人与海》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高中二年级必修三语文老人与海【重点难点】 1、硬汉子形象特征的把握。 2、老人形象的现代意义。 高中二年级必修三语文老人与海【
1、了解《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形象特征。
2、了解《老人与海》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高中二年级必修三语文老人与海【重点难点】
1、“硬汉子”形象特征的把握。
2、老人形象的现代意义。
高中二年级必修三语文老人与海【教学时数】
1课时
高中二年级必修三语文老人与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老人的战斗故事,他的战斗对象却是鲨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战斗中,老人拥有哪些影响战斗胜负的东西呢?最后又是谁赢谁输呢?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二、合作学习
讨论:影响战斗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1、武器(装备)
2、后勤(补给)
3、对手
4、环境
5、战前准备
6、身体状况
7、战斗意志
三、进入文本
1:思考1:《老人与海》中,老人经历了几次战斗?对手怎样?
老人共进行了五次战斗
一条鲭鲨
两条星鲨
一条犁头鲨
两条星鲨
成群结队的鲨鱼
2、思考2:老人每次战斗的武器分别是什么?武器结果如何?
鱼叉——沉了
绳子——断了
刀子——钝了
绑着刀子的浆——断了
短棍——折了
舵把——折了
3、思考3:老人战斗的环境如何?后勤补给如何?
环境:大海 ——鲨鱼的天下
(于老人不利)
补给:大马林鱼肉——远离大陆,靠自己一人
(鲨鱼无穷无尽,也于老人不利)
4、思考4:老人每次战斗的身体状态如何?战斗结果如何?
第一次:身体: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手受伤
结果:杀死一条鲭鲨;失鱼叉,鱼被吃四十磅
第二次:身体:手上的伤加重
结果:杀死两条星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第三次:身体:吃点马林鱼肉,攒些力气,手淌血
结果:杀死一犁头鲨;刀子折断
第四次:身体:觉得已死了,手活活地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结果: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第五次:身体: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上的一切用力过度的 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
结果: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四、深入理解
1、思考:我们说《老人与海》是“一个老人的战斗”,准确来说,是一个老人与鲨鱼的战斗。老人最终只得到了一副鱼骨架,却几乎九死一生。其实,如果老人早点放弃这条鱼,根本就不需要冒险与鲨鱼战斗五次。那么,老人为什么不放弃这条鱼呢?(用课文的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思考:对老人而言,大海和鲨鱼有什么更深的意味?
明确:小说意象的象征意义:
大海象征人生舞台或生活困境。
鲨鱼象征邪恶力量、对手、厄运等。
五、深化主题
1、思考:根据上面主旨句,除“鲨鱼”外,我们还可以为下面这句话填一个怎样的表对象的词语?
明确:一个老人与 的战斗(自己)
2、思考: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用若干能适合他的“关键词”概括)
明确:例如:
荣誉、尊严
坚持、毅力、意志、决心
不绝望、不低头、不言败、不放弃
结论:老人=硬汉子
六、探究
作者海明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一个“硬汉子”老人形象?
《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让我们听听授奖委员会的评价吧: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补充:《老人与海》这篇小说发表于1952年,是作者海明威最成功的小说之一。作者笔下的老人虽然羸弱,在严酷的命运的威压下,却保持着一种崇高的“硬汉”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处为任何艰难的条件下都不绝望、不放弃、不低头、不言败;敢于接受一切挑战,坚持到底永不服输。
七、作业
作文:与自己的战斗
可资示例的人物:
霍金
贝多芬
海伦·凯勒
司马迁
越王勾践
标签:
高二语文